
“你又来啦!”这是郎达村驻村干部毛旗陪同东风渠管理处处长万忠海一道,前往贫困户泽呷家走访时,泽呷对毛旗说的第一句话。作为一名驻村援藏干部,毛旗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和任务,在短短的时间内已和郎达村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都知道村子里来了一位年过不惑之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四川省水利厅干部。
德格县柯洛洞乡郎达村地处德格县西南部,川藏第一险“雀儿山”下,紧邻国道317线,距乡政府驻地二十公里左右。全村共110户,413人,其中贫困户29户,98人。该村平均海拔3600米,处于典型的高海拔、高寒地带。村民大部分以放牧为生。牧民家庭收入以国家政策性补贴和挖虫草为生。其中国家政策性补贴810元左右,挖虫草靠天吃饭,贫困户家庭一般年收入在1至2千元,远低于国家脱贫标准。同时,受传统宗教影响,村民思想落后,文化程度低下,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郎达村制定的脱贫时间为2017年。为尽快摸清村情,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来到郎达村后,毛旗同当地干部一道,多次深入29户贫困户家庭,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倾听和搜集贫困户的诉求和愿望。哪家有无水、电,哪家有几人,有什么人得了病,得的什么病,有多少牲畜,家庭年收入多少,有什么实际困难……等等,都了然于胸。根据贫困户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每户的帮扶措施。
今年9月初,郎达村的通村通达水泥路竣工,全长4.6公里,连接317国道。这为17年的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路通了,交通好了,对村里的产业发展是一大助力。根据村里实际情况,毛旗多次召集村两委成员开会讨论村里的产业发展,认真听取村干部的想法、意见,然后进行梳理,最终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构想和思路。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短期产业发展相结合,贫困户参与,使郎达村如期脱贫。在短期方面:①进行野生虎掌菌、芫根加工,依托水利厅帮扶的达马镇贡空村“益生芫”品牌进行包装、销售,通过资源整合,达到双赢局面;②成立药材收购点,郎达村盛产许多名贵中药材,如:雪莲花、羌活、贝母、大黄等,且资源丰富。通过和内地药材批发市场合作,把高原中药材输送至内地,为村民致富增收。在长期方面,拟把郎达建成德格中药材生产基地,种植中药材,并发动全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积极参与管理,使郎达村脱贫有长效,变输血为造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毛旗深信,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成功就在不远处……
【个人简历】
毛旗,中共党员,生于1970年8月。
教育背景: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四川省水利水电技工学校就读,测量专业。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就读,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函授,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至2015年12月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都江堰管理站工作,2011年任都江堰管理站副站长。
2015年12月至今,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柯洛洞乡郎达村驻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