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调研团 宋启航 (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司)
2016年8月29日至9月2日,我有幸参加“根在基层-中央若干项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水利部重点8团,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调研水利精准扶贫情况。对当地石漠化治理有了直观的了解,也对水利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有了初步的思考和感悟。
一、水库移民与水利扶贫。库区移民安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库建设的成败。健康有序协调的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可以为水库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移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实现水库建设利国利民的目的。西秀区新场河水库工程,不仅帮助库区居民彻底解决吃水问题、缓解旱涝灾害,而且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使村民扒掉了山上的土石房,住进了路边的“小洋楼”,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只有移民说好,水库建设才是真的好!
二、环境保护与水利扶贫。水利工程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改变,这种改变有可能是一种正面的、和谐的,也有可能是一种破坏。鲍家屯的水利工程,引用水源、善用水势、利用水力,达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在我们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也要因地制宜的加以创新,切莫千篇一律。
三、水源建设与水利扶贫。对于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域而言,能够找到水、存住水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大屯河示范园工程用地,原是部队农场种植用地,是杨武乡少有的平坦地带,但是由于水源的制约,农业发展严重受限。烟水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源源不断的大屯河成了农田土地的保姆河,极大地促进了园区农业的发展,并且通过劳务用工,带动周边乡村的脱贫致富。水源建设对于贵州地区农业发展、农民脱贫的重要意义得到充分彰显。
通过调研水利精准扶贫在贵州的落实情况,使我们对水利精准扶贫的落实情况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对基层政府落实中央政策中存在问题与难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达到了团中央要求的“根在基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