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百里金溪溢彩流金——浙江衢州市开化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见闻

  □本报记者 席晶 柴红锋 郑盈盈

  开化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清澈秀美的马金溪是穿境而过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成为当地群众的生态富民新路。

  打破“片段化、点状化”的治理模式,马金溪的治理以整条河流为纽带,全方位融合城乡基础设施、百姓需求、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坚持“水、滩、路、堤、景”综合治理,打造出溢彩流金的“百里黄金水岸带”。  

  姚家源村:源头生态好风光

  顺着清澈的溪流,走进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姚家源村。这里是马金溪的源头区,溪水流经村头的石质堰坝,跳跃跌宕,泛起浪花朵朵,平添一份活力与清凉。一位身着绛红色服装的村妇带着小女孩在河边捣洗衣物,让安静流淌的溪流多了一份小桥流水人家的亲切。

  顺着一米见宽的木质小桥向对岸望去,连绵的青山脚下,二层小竹楼上挂着醒目的横幅:“开化县妇联娘子军护河队成立仪式”。村书记姚文军告诉记者,眼下村村都建有娘子军护河队,带头参与引导妇女和家庭开展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等志愿活动,劝导群众配合环境整治,支持卫生保洁,改善村容村貌。全民治水在这里有着浓厚的氛围和深厚的基础。

  跟随姚文军,记者跨进岸边的一个石质门楼,楣梁上刻着雅致的名字:聆泉苑。小桥、流水、绿树、连廊,水中肥硕的鱼儿游过,白鹅和鸭子蜷着脖子在阳光下休憩。这个慵懒清静的所在是去年新建的一处民宿,老板娘说:“预订房间要提前十天。”

  生意火爆是治水带来的直观成效。姚文军打开手机,向我们展示治理前的图片:脏乱的淤泥遍布池塘,黑绿的水体占据着小面积的空间,臭味仿佛能透过屏幕飘散开来。

  治水清淤带来了村美民富的可喜变化。

  姚家村:舌尖青蛳见证好水质

  顺流而下,来到一座中式仿古飞檐四角亭边,这里便是马金溪的姚家村段。

  灿亮的阳光下,粼粼水光映衬着两岸的树木与房屋,溪边葳蕤的花木努力向水生长,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在石块与花草的拥伴下伸向远方。站在这里凝望,很容易感受早晚散步的居民,拥有一份何等清爽、欢愉的时光。

  就在这当口,陪同的人员纷纷凑到水边石块上仔细翻找。原来,《舌尖上的中国2》里味道鲜美的开化青蛳就生长在马金溪里,青蛳的生长对水质和周围环境要求极高,好地方才能出产好食材,好食材才能孕育好味道。

  记者不禁问道,这水有多好?是几类水?开化县水利局副局长梁彬无不自豪地告诉记者,不仅在马金溪,开化全县范围内今年将剿灭Ⅲ类水,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开化县全县河道里流淌的水,都在Ⅱ类标准以上。

  对很多缺水的城市而言,经过处理可以饮用的Ⅲ类水已经是难得的宝贵资源。在今年浙江提出全省剿灭劣Ⅴ类水的大背景下,开化县自我加压,集中发力,率先提出剿灭Ⅲ类水,这是河源地区的一份底气与决心,更是一份承诺与担当。

  走上栽满花草的石桥,马金溪在生态河堤的勾勒下缎带般闪耀飘逸。两岸的山坡上,黄灿灿的油菜花盛开出丰收的喜悦。

  下淤村:治水实现旅游富民双丰收

  观光脚踏车载着游客从绿道的缓坡俯冲下来,洒下笑声一片;来自长沙的江女士和三五好友沿着溪边林荫路缓步慢行,边走边拍;游人乘着小船在一蜿碧水间缓缓飘荡,流连忘返;坐落溪边的传统文化体验馆里,品茶、品香、插花、抚琴、书法,琴音悠扬,茶香袅袅,好不惬意……

  这里是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的音坑乡下淤村,村子的荣誉和灵气都离不开水。

  对于治水带来的改变,下淤村书记叶志廷深有感触:“以前生活垃圾随便乱倒,如今通过治水造景搞旅游,村民已经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了,大伙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叶志廷还有一句名言:“百亩水道胜过千亩良田。”

  这话怎么讲?叶志廷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13年以前,村子里以种植粮食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一二十万,2016年财产性和经营性资产达到125万元,这都是治水的效益。水治好了,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收取资源租金,再将所得用于公共事业和配套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转向美丽乡村发展,外出打工的青年也纷纷返乡来经营旅游产业。

  浙江原省委书记夏宝龙去年10月赴开化调研时,看到下淤村因水而富后也不由称赞:“干得很好!”。

  目前,开化县百里黄金水岸线上共发展农家乐310余家,创业休闲农业点20余处,小乡村建成大景区、老砖厂筑成新民宿,破猪栏改成咖啡屋,治水催生美丽经济。2016年1—10月接待游客340万,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

  治水成景,以水富民。开化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以生态的灵气吸引人气,以人气积聚商气,以商气催生财气,实现生态效应、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共赢。2016年,开化县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2万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诠释和印证。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9月21日

席晶 柴红锋 郑盈盈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治山理水”现生态之美——江西景德镇市打造生态水景纪实
湖北房县争做生态河道“示范生”
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全面实行生态循环养殖
巴渝水文化论坛共商水生态文明建设
西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验收
福建省南平市采用PPP、EPC模式打造水美城市
江苏淮安倾力打造黄河故道安全景观生态走廊
朝阳新村的空气有点甜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网站首页大图.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