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穿过历史的云烟——走近王庄险工

2014-12-03


王庄险工风景如画


王庄险工标志牌


王庄险工绿草如茵

  中国水利网站12月3日 李巍男 张芳/文 巴彦斌/图

    王庄险工位于利津黄河左岸,始建于1899年,即清光绪二十五年间,如今已有115年历史。岁月峥嵘,王庄险工也在时间的淘洗和磨难的历练中愈加深沉厚重,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任凭岁月的风雨留下痕迹。

黄河下游第一险

  黄河夺大清河道后,河道不断展宽摆动,溜势游荡不定,当某些河段水流冲刷堤岸,危及堤身安全时,采用临堤抛石,或用秸料下埽的办法,修做抗御水流、导溜离岸的工程,保障堤坝安全,即为“险工”。王庄险工为黄河下游河道三十公里“窄胡同”之出口。因其座弯顶冲,溜势集中,极易发生重大险情,而有“黄河下游第一险”之称。1951年建国后第一次凌汛决口就发生在这里。

历史深处的回响

  1951年2月3日,王庄险工历史上一个无法忘却的日子。这一天,王庄决口。温顺的黄河在这一天性情骤变,奇寒的天气、流淌的冰凌、漫滩的壅水,无情地给这片土地带来灾难。利津人民开始了与冰凌的抗争。爆破炸冰、抢堵漏洞……在防凌抢险现场,上演了一幕幕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感人画面。最终险情平复,参与抢护的张汝滨、刘朝阳、赵永恩三人却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据《利津县黄河志》载,此次凌汛决口“淹没土地约45万亩,受灾村庄122个,人口85415人,倒塌房屋8641间,6人遭水淹毙。”王庄,这个利津县城以北25华里紧挨黄河大堤的小村,领受着黄河的恩惠,也承受着黄河的暴戾。穿过悠悠岁月,回望那段沧桑历史,那抢险救急的号子声、那奔波逃生的呼嚎声,仿佛依然回响在这片土地上空,让人心中激荡。

  “1947年9月,王家庄险工抢大险,持续20个昼夜。”

  “1956年1月14日,王庄险工开始冰凌爆破。爆破期间,由于操作人员知识不足,两名工人被炸负伤。手术治疗时,一人麻醉过量导致牺牲。”

  “1982年8月12日,洪峰过后,王庄险工77号土坝着溜坍塌。”

  一行行简短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抢险现场,是一段段守护家园的铿锵奋争史,是一片片无私忘我、互助友爱的人间真情。

在岁月流转中面貌常新

  “千金筑堤埽,九曲慎防维”,筑堤防洪、修建防洪工程是维护黄河安澜的重要保障,也是黄河人潜心探索的永恒课题。随着时间推移,黄河防洪工程技术和水平也在不断进步,王庄险工的堤坝也逐步由秸埽坝转为砖坝、石坝。清末至解放初期的埽坝,用农作物秸秆和柳枝堆积而成,层层用木桩和绳索固定。1946年,将13-24号改秸埽为砖坝。1951年,接修62号护沿及63-65号三段钢丝柳坝。现在编坝号共80段,其中石坝65段,其余为砖坝、土坝和空垱。现今的王庄险工工程坚固美观,如忠实的卫士一样守护着黄河,实现了岁岁安澜。

  王庄管理段庭院与王庄险工紧挨毗邻,走进王庄管理段,白墙红瓦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庭院式的办公环境整洁清新,令人心旷神恰。新修建的王庄险工纪念碑镌刻着历史,记录着荣光。庭院外,黄河边,绿树掩映,芳草如茵,粉色游廊和仿古小亭恰如其分地点缀其间,昔日桀骜不驯的黄河也因此多了几分柔媚。王庄险工,在黄河人的建设和管护下面貌常新,已经成为一道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水利风景。

  岁月流转,如今站在风景如画的王庄险工,当年那种慷慨悲壮的抢险情景已离我们远去,只让人心中留下无限感慨。但是,它却成为一种无言的历史见证,那遇到危险奋不顾身、抗洪抢险永远站在第一线的黄河精神如同大河之水一样,奔腾不息,代代传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2月3日

李巍男 张芳/文 巴彦斌/图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黄河进入2014~2015年度凌汛期
山东水文局完成黄河下游2014年水文调查
防凌手册俏一线 随时学习保安全
龙乡“冬剑”出鞘 河道秩序安好
引黄入冀渠首闸启动凌期调水预案
2014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会议在鄂尔多斯召开
黄委开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河工作调研
东平湖两处涵闸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完工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