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鹤群 通讯员 俞侃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大代表俞芹像往常一样到上埠河进行问诊督查。期间,她发现河道旁垃圾中转点隔断有破损,汛期污水易流入河道,便掏出手机拍照上传至人大代表监督治水APP,并通过平台上的联系方式拨通了河长和街道有关人员的联系电话。没过几天,俞芹上传的问题即得到了整改。
当前,浙江正全力打响剿灭劣V类水收官战。杭州市人大创新运用智慧化信息应用手段,在全省率先搭建起智慧化监督治水APP平台,为人大代表广泛、深入地监督剿灭劣V类水工作提供了“千里眼”和“无影手”。
“该平台集河道信息、代表巡河、代表监督、代表投诉、履职统计和法律规范六大功能于一体,在上面,人大代表不仅可以查询自己监督的河道的月度监测数据、水质类别和水质变化趋势,还可以从数据源头分析,深入究查原因,实现针对性监督治水。”浙江省河长办有关负责人强调,APP让问诊督查的代表们心里“更有谱”了。
和俞芹一样,今年以来,杭州市一共有2031名人大代表装上了APP,通过它对1200多条河道(河段)开展了日常巡河、监督河长和投诉问题等督查工作,参与巡河活动达2800余人次,收到监督、投诉意见500多条。进入5月,APP已在杭州全市人大代表中全面推广使用。
“治水有事找河长,治水不力找代表”。人大监督治水APP不仅公开了杭州全市1845条乡镇级以上河道水质监测数据,还向社会公众开放了投诉、监督渠道。和人大代表一样,公众也可以通过APP,实时上传图片、文字等投诉材料,或直接一键拨通河长和人大代表的手机进行举报或提出建议。这是继公安系统配置“河道警长”、共青团发动“河小二”参与治水、温州鹿城居民自发组成“南塘大妈护河队”后,浙江“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治水理念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目前,信息化手段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浙江全面深化实施“河长制”工作的方方面面。以钱塘江河长制信息系统为开端,浙江已初步实现了全省河长制信息平台、各类APP与微信平台等全覆盖,搭建了融信息查询、河长巡河、信访举报、公众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治水大平台,形成了智慧共联的信息共享机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