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宁波:筑牢防台防洪的坚固屏障

2017-09-28

余姚组合式防汛挡板

  □记者 陶丽琴 徐鹤群 特约记者 胡章

  20161118日,发源于宁波余姚市大岚镇夏家岭村东的姚江上游西排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通过开辟姚江流域向曹娥江排洪的通道,将有效减轻姚江干流及余姚城区的防洪压力。该工程预计投资12.3亿元,计划总工期36个月,将在2019年主汛期前投入运行。

  地处东南沿海的宁波是浙江人口和生产力高度集中的地区。20世纪以来,宁波市GDP连续16年稳居浙江省第二位,被称作“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但其上承山水、下受海潮顶托的地势,却又带来了巨大的防洪排涝压力。每年汛期或台风过境时,山区洪水流入中部低洼平原,极易形成涝水,而排水又仅有甬江一条出路,独特的地形加上相对单一的排水通道,致使宁波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为扭转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薄弱的不利局面,宁波市先后实施“治水强基”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防洪排涝“6+1”工程、“2020”行动计划,在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完善江河防洪体系、补齐防洪排涝短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回首五年历程,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宁波各级水利部门高起点谋划并综合施策,筑牢防台防洪坚固屏障,以实际行动兑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庄严承诺。

  高起点谋划

  着力构建牢固防洪体系

  201310月,在强台风“菲特”侵袭下,包括宁波在内的浙江多地遭受重创。严峻的现实警醒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只有不断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防洪安全问题。

  当年11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实施“治水强基”战略,下决心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这次特大洪涝灾害,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要用铁的手腕整治重点环境问题,特别是把治水作为重中之重。”时任宁波市委书记刘奇在治水强基动员大会上表示。

  面对防洪减灾短板,宁波适时调整治水方略,高起点谋划,高规格部署,全力构建防洪体系。

  “要统筹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提高防洪设计标准。按照‘三年见效、六年达标’的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到六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宁波防洪减灾基础设施明显滞后的局面。”宁波市委、市政府在治水强基动员大会上郑重承诺,宣告防洪排涝攻坚战“治水强基”第一役就此打响!

  “治水强基”是一项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重大工程,这要求工程中的各个项目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完整性。据宁波市水利局原局长张拓原介绍,宁波计划投资220亿元,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三江”干流堤防全线封闭目标;基本完成东江、剡江、县江等重要支流和独流入海河流的堤防加固任务;全面实施骨干排涝河道整治,建设沿江强排泵站,初步形成流域和主要平原的主干排涝体系。

  2016年年底,“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完美收官。三年间,宁波建成一批流域性排涝河道,逐步实现主要防洪堤防达标封闭,显著提升流域防洪排涝能力。

  然而,防洪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年的建设并没有完全解除洪涝灾害的威胁。“受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宁波降雨时空不均加剧,灾害性气候增加,加之城镇化加速推进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洪水涝水蓄滞空间减少。目前,宁波防洪、供水的矛盾和压力仍然较大,防洪排涝能力不足依然是制约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宁波市水利局副局长许武松说。

  在此背景下,20173月,宁波在水资源相关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市委、市政府决策实施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全力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20174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全面推进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包括围绕减轻干流防洪压力,推进葛岙水库等“洪水蓄分工程”建设;围绕减少平原洪水侵袭,推进余姚城区包围工程、海曙鄞江堤防整治工程等“洪涝分治工程”建设;围绕完善平原排水网络,推进慈溪市平原北排工程等“平原排涝河道”建设;围绕保障城区防涝安全,推进“分级保护工程”建设;围绕减少山洪灾害损失,推进“小流域防洪”建设;围绕提升“防避抢”能力,推进“非工程措施”建设等内容。

  同时,将中心城区的三江口,余姚、奉化、海曙平原,城区易涝区等排涝薄弱环节纳入行动计划,建立平原防洪包围圈和中心城区防洪保护圈,推进平原排涝河道建设,形成平原骨干排涝框架,新建、改造雨水管网,进一步确保江河防洪体系全覆盖、不留死角。

  至此,宁波全面吹响防洪排涝攻坚战第二场战役的号角,又一场硬仗蓄势待发。

  全力快速推进

  让防洪屏障及早发挥效益

  2012年到2017年间,宁波市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接续“治水强基”,重大决策无断点,工程建设不间断。

  “近几年,特别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打响‘治水强基’攻坚战后,以甬江防洪工程为重点的流域防洪治涝工程取得了重大建设成果,但由于流域防洪治涝规划的部分工程尚未实施,‘短板’始终存在。”宁波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充分考虑流域排涝‘一盘棋’,作出‘姚江奉化江两江同治、上下游齐治’的‘6+1’工程决策部署,力求补齐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短板。”

  防洪排涝“6+1”工程具体包括余姚城区堤防包围工程、姚江西排工程、姚江西分工程、姚江北排工程、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和葛岙水库工程,预计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姚江二通道工程是‘6+1’工程的重点难点。”姚江二通道工程负责人高湖滨说,“该工程是利用姚江支流慈江分流部分洪水,提升流域防洪排涝能力。由于工程点多、线路长、政策协调难、项目组成复杂,建设任务尤为艰巨。”为确保姚江二通道工程江北段2019年全面发挥效益,宁波市上下联动,群策群力,以“宁波速度”高效保质推进工程立项审批、全线政策处理、具体项目实施等各项工作,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为补上宁波防洪排涝这块“短板”再下苦功。

  姚江二通道工程只是流域洪涝治理“6+1”工程的一个缩影,而宁波为全面推进防洪工程建设,保障流域百姓生产生活安全所付出的努力体现在每一项举措中:

  2014116日,“治水强基”一役以宁波城市防洪工程甬新闸泵站打下的第一桩为号令,工程建设势如破竹般展开。

  三年间,宁波各级水利部门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共实施重大水利工程53项,完成投资176.8亿元。甬江防洪工程三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防洪堤防基本达标封闭;鄞东南沿山干河、小浃江、姚江东排等一批流域性排涝河道全面建成;累计建成应急强排泵站8座,总排水能力达320立方米每秒;完成67座水库除险加固和1 070座山塘分类治理……

  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成落地全面提升了重要江河防洪能力和平原排涝能力,完善了宁波防灾减灾综合体系,持续为宁波百姓生产生活提供安全屏障。

  随着全面推进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的实施,未来三年,宁波将立足“洪涝分治、排蓄相兼、分级保护、分区控制、防治结合、整体推进”,紧盯薄弱环节,投资约330亿元,重点推进洪水蓄分工程、洪涝分治工程、平原排涝河道、分级保护工程、小流域防洪、非工程措施等六大体系建设,全力实施21个重大防洪治涝项目,继续完善防洪体系构建。

  智慧防汛

  用科技手段织密防灾安全网

  抗御台汛,最宝贵的莫过于时间。

  2013年“菲特”来袭,强台风叠加天文大潮,风雨潮碰头致灾无数:姚江水位猛涨、余姚24小时降雨量剧增,刷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不到一天时间,余姚主城区70%以上地区受淹,交通瘫痪,停水停电,全市受灾人口8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0亿元。

  如何“跑赢台汛”?如何确保“不死人,少伤人,减损失”?近年来,宁波各级水利部门在完善防洪体系、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聚焦群众转移避险,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织密防洪安全网,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今,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时对雨量、水位进行监测。一旦超出警戒线,就立刻发出预警,做出相应部署,为防汛赢得时间。”宁波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争分夺秒靠的就是‘智慧防汛’。”

  近年来,宁波市加强数字、图像、视频等防汛信息采集网络建设,新建大型水库下游和重要河段控制断面的流量监测站,密密织就防洪安全“一张网”。目前,全市有雨量、水位、潮位、流量、风向风速等自动测报站点433个,拥有大中型水库、重要水闸、重点河段及重要防汛部位等远程可视监控点200多个,形成了覆盖全市重要江河、水库、水闸等工程及重要防汛部位的信息采集与传输“高速公路”和市—县—乡—村多级监测预警和视频会商网络,极大提高了防汛指挥信息的传递效率。

  防洪安全网要织得好编得密,除了覆盖范围要广、传播信息速度要快之外,还得紧紧“网罗”住每个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实时监测、监控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逐步运用到防汛防台工作中,防洪安全网早已深入每户家庭每个成员。

  以宁波余姚为例,近年来,市水利部门先后开发了汛情发布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应用软件,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了解台风路径、卫星云图、天气预报以及水情、雨情、工情等,全方位掌握防汛防台信息,真正做到“提前预警—实时接收—迅速转移”三步到位,实现比灾患快一步,跑在台汛前。

  2015年,在防御强台风“灿鸿”的过程中,余姚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山洪灾害短信预警平台共发送水雨情预警信息13 896条,及时通知市民转移避险,成功实现“零伤亡”。现如今,在宁波各级水利部门的推动下,各地基本实现“自动测报+网络传输+数据分析+短信预警”全覆盖,预警信息“零”遗漏,为老百姓撑起了挡风遮雨的“保护伞”。

  一项项工程的系统推进、一个个关键环节的顺利完成,无不凝结着宁波水利人的心血和努力。不息奋斗取得的成绩,不仅意味着“治水强基”行动计划的圆满结束,更预示了下一阶段改革攻坚的合力开启。

  相信到2020年,宁波将筑成一条坚不可摧的防洪安全“海上生命线”,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为坚固的水利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9月28日

陶丽琴 徐鹤群 胡章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浙江:狠抓全员学法 推进依法治水管水
长潭水库:打击国庆期间偷盗鱼行为护佑水源生态环境
《浙江省河长制规定》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浙江建立健全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
砥砺奋进的五年|浙江:走在前列 争立潮头
砥砺奋进的五年|丽水:价值追求持续刷新“生态高地”
砥砺奋进的五年|标准化管理让长兴更“兴”
砥砺奋进的五年|浙东引水:重构区域发展的“水脉”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首页大图模板.jpg
首页大图模板.jpg
首页大图模板.jpg
首页大图模板.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