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黄 河
 
 
 
以美丽回答一切
——贵州省从江县四联村生态富民小记
 
分享到:
2017-09-29

郞寨河穿村而过

  □特约记者 秦素娟

  采访车在乡村公路上奔驰着。

  窗外,一条曲曲折折的荷花河依偎在路旁,美丽和清香与我们相跟着前行;近处,绵延铺展着成方连片的稻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远处,连绵的群山披绿裹翠,山顶上云雾缭绕,山脚下阁楼齐整,俨然一幅浑然天成的田园山水画。

  “停一下,停一下,我拍个照。”行驶途中,车窗不时被摇下来,记者们的镜头一次次伸向窗外——到处都是美景,怎么拍也拍不够。

  “前面就是四联村,贵州省的美丽乡村之一。这里不光景美,还是黔东南州同步小康示范创建工作的典型,在洛香镇率先实现了同步小康的目标。”从江县水务局副局长石开志这样给我们介绍。

  从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四联,是如何从中脱颖而出的?

  生态村寨进侗乡

  四联村为一处侗族聚集的自然村落,地处从江县洛香镇中西部、郎寨河上游,平均海拔650米,全村辖4个自然寨,共191户851人,村民居住的是侗家木质阁楼,周围还有侗家特有的风雨桥、气势磅礴的鼓楼等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其实,美丽的四联也曾有过“不足为外人道”的过往。新农村建设之前,村寨里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到处乱丢,人与牲畜混居在一起,生活环境又乱又差。

  洛香镇党委书记袁战华说:“近年来,从江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并提出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深入开展基础设施6项行动计划,路、水、房、电、讯、寨,‘六个小康’精准到户,四联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转变。”

  “四在农家”就是“美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富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让侗乡同胞走出贫困。就这样,四联村于2014年被明确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该县水务局水利改革办公室负责人石景朝说:“新农村建设,不能没有水利。”为解决当地的水问题,县里为四联村架通了自来水管道,把洁净的水引到了了村民家中,并通过项目资金整合,投入60万元对村寨内的河堤、渠道进行综合整治,以保防洪、行水安全无忧。记者在四联村看到,穿村而过的郎寨河由石头砌护而成,河畔是石头铺就的小路,岸边设有仿木栏杆,与附近的红花、绿草、黄色的木阁楼相互映衬着,看起来格外和谐、漂亮。

  在郎寨河旁边,记者还看到一块《贵州省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简介》牌。根据介绍,四联村的生活污水和农家乐餐饮废水,经管网收集和生态处理后,最终实现城镇生活污水一级B标准达标排放。仅登翁寨一个寨子,一天的处理能力便可达70吨。

  与此同时,通往四联村的公路、寨内石板路、标准化公厕、沿线绿化带等逐步建设到位,大牲畜也被移出村外,卫生死角得到整治,村里还制定了《环境卫生公约》,村、组、户层层签订环境卫生责任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4年、2016年,四联村还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寨”和“省级生态村”称号。

  一位侗族同胞说:“村村都通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自来水,生活真是大变样了!”

  荷花河上飞侗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在四联村,石开志领着我们走进百亩荷花之间。因是雨后,高举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一枝粉红色的花苞还从碧绿的荷叶间探出头来,微风过处,不胜娇羞——记者脑海中不由跳出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来。

  但这并不是一片荷塘,而是一条荷花的河流,它就顺着郎寨河,美丽地流淌开去。

  袁战华说:“生活环境改善后,按照党委、政府确定的‘一村一品’、‘一寨一特’发展思路,四联村因地制宜,将莲藕种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利用区位优势和村寨自然风光种植荷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四联村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全村面积4.69平方公里,合7000余亩,耕地面积却只有510亩。但这里距高铁从江站、夏蓉高速从江东出口、黎洛高速仅10分钟车程,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014年,四联村莲藕种植产业正式启动,初期种植荷花50亩,同时建设观光步道、修建护栏、架设小桥、疏通流水,在侗乡四联营造出了一片恬静的诗画意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

  “随着经济效益逐步凸显,2015年,四联还成立了荷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聘请专人负责种植荷花,目前种植规模已达150余亩,进一步提升了村寨的美丽生态。2015年8月,黔东南州美术家协会还在这里挂牌成立了写生基地。”洛香镇驻四联村干部宋登瑜说。

  沿着四联荷花河顺流而下,满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生态美景,以及“水下种藕、水中养鱼、水上游乐”的立体画卷,这些也搭建起了侗族大歌传播、起飞的舞台。

  生态环境美丽升级后,按照“建设美丽侗乡、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四联自2016年开始举办“美丽乡村荷花艺术节”,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了民族民间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助发展。

  村支书陆建雍高兴地说:“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为四联村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我们村已被列入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

  美丽生态富侗家

  “我抓到了!我抓到了!” 7月15日,在四联村2017年荷花节抓鱼比赛活动中,一位游客举着在荷花河中抓到的鱼儿,兴奋地大喊起来。

  抓鱼比赛只是四联荷花节的娱乐项目之一。据了解,本届荷花节从6月10日开始,到9月9日结束。在3个月的时间里,侗歌比赛、摄影比赛、钓鱼比赛、抓鱼比赛、篮球邀请赛、民族广场舞比赛等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不仅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脱贫致富。

  宋登瑜告诉我们,四联村目前有停车场2处,可供100辆车停放;农家乐8户,可同时满足280余人就餐;农家旅馆4家,可同时住宿60人;有观光旅游接送车6辆,可方便游客来往。“四联,已由传统农业开始向乡村旅游转变。”

  高雅素净的荷花不仅送来了美丽与馨香,还为四联送来了花苞一样鼓鼓的收入。宋登瑜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每亩莲子、莲藕和养鱼按收入3200元计,四联村每年种植荷花可收入50余万元;荷花节开办后,昔日偏僻的小山村成为当地闻名的度假之地,休闲度假游每年也给村民们带来200余万元的收入。一位村民说,荷花节期间他租了一个摊位,月租500元,刚开始还担心挣不到钱,没想到侗族大歌预赛当天,收入就超过了600元。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2016年,四联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700余元,比两年前增长了3000多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8.72%,成功走出贫困,实现了共同致富。

  但四联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止。9月6日,四联又迎来一场高端农旅策划会,提出要进一步突出文化创意和民族特色,打造农旅精品,吸引珠三角、省州外游客,让游客停下脚步留下来,带动百姓发展致富,助推脱贫攻坚。

  “四望青山绿水,亲近秀美香荷,聆听清泉禅歌,天籁律音传神州;联聚壮志雄心,做强生态骏业,倡导康体理念,侗乡秘境醉仙客。”恋恋不舍地走出四联,再次回望寨门上的对联,记者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的那句话——以美丽回答一切——四联何以从一个小山村走向全国、从贫困走向共同致富,其美丽生态不正是最好的回答吗?(本文图片由洛香镇政府提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9月29日

秦素娟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委完成内蒙古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首批督导检查
黄河工会主席调研河南河务局工会工作
黄委“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暨节水护水志愿服务行动启动
黄委第十九期青干班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岳中明赴河南黄河基层单位调研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