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瓦河小流域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南部,系黄河一级支流,距小浪底水库大坝约1Km,流域总面积89.9Km2,2003年被确定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小流域坝系项目。
近两年来,济源市切实落实项目建设责任,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不断加强建设管理,使砚瓦河坝系建设进展顺利。截至目前,计划安排的7座小型坝已全部竣工,4座中型坝已进入坝体修筑阶段,3座骨干坝在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基础上,已于3月15日顺利开工。济源市在砚瓦河坝系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是:
一、切实落实责任,明确操作方案
为确保砚瓦河坝系工程能够顺利实施,济源市在成立“济源市砚瓦河流域坝系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基础上,还设置了四个办事机构:一是招投标组,具体负责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二是施工组,具体负责工程施工督导、进度、质量控制、资料收集、工程验收、决算等工作。三是技术组,具体负责工程设计、施工放线、施工技术指导和设计变更等工作。四是财务组,具体负责工程建设资金的筹集、管理,按要求下拨工程款,并参与工程决算。
为切实指导坝系建设,济源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济源市砚瓦河坝系工程实施方案》,对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施工监理、质量督查、资金管理、工程验收、运行管护以及各个阶段的运作程序、管理方式等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操作方案。
二、坚持“三项制度”,控制工程质量
在落实项目法人制方面,以签订责任合同的方式明确:作为项目法人的济源市水利局局长对工程负全责,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在落实项目招投标制方面,济源市水利局委托河南省方正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对骨干坝实行公开招投标,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确定了骨干坝的施工单位;中型坝也采取了议标的方式,确定了施工单位。
在质量监督方面,一方面由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另一方面,济源市水利局还成立了项目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使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严格实行工程建设公示、月报制度,加强建设管理
砚瓦河坝系在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了工程建设公示制度。工程实施前,济源市水利局分别以单坝和坝系为单位,将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工程建设任务、中央投资规模、地方配套投资、群众投劳数量、建后管护责任单位等主要内容进行了公示,接受当地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与此同时,济源市还严格实行了工程建设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在项目建设之初,济源市水利局就明确专人负责统计工作,每月1—5日报送上月的工程进度情况,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报送上季度的进度情况,每年1月的1—5日报送上年度工程建设情况及工作总结。
四、及时进行财务决算,严格资金管理
为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建设单位不但设立了专账、专户,实行专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而且定期对资金的拨付、到位、配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及时编制竣工工程竣工决算,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签订责任合同,落实管护责任
为加强坝系的运行管理,济源市按照“建管用、责权利相结合”和“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签订责任合同,明确经营使用权,落实工程运行管护责任。工程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作为骨干坝、中型坝的运行管理责任主体,工程受益村具体负责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由济源市水利局、工程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受益村三方签订合同,各负其责,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小型淤地坝由工程所在乡(镇)与受益村为工程管护的责任双方,济源市水利局作为公证方,共同签订责任合同,落实管护责任。
来源: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淤地坝建设管理办公室 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