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会贵事迹在山东黄河引起强烈反响
|
|
2007-01-26 |
本站1月26日讯(通讯员 张春利)1月25日上午,黄委劳模谢会贵事迹报告团来到山东黄河河务局,为全局数千名职工讲述了谢会贵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场的干部职工,不少人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听了谢会贵事迹报告后,许多职工说,谢会贵能吃苦、能受累、能奉献、能忍耐的精神达到了极致。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好好学习谢会贵这种正确对待人生的精神,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做出贡献。
这天,山东黄河河务局防洪大厅里,黄河干部职工静静地听着谢会贵事迹的报告。全局各单位也在通过视频系统收看谢会贵的先进事迹报告。黄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卫国,黄河上游水文局工会主席蔺生睿,黄河上游水文局职工于芳萍,谢会贵16岁的女儿谢婷婷,先后从不同侧面报告了谢会贵的感人事迹。山东河务局局长袁崇仁说,黄委谢会贵事迹报告团为山东黄河送来了精神食粮,送来了干事创业、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向谢会贵学习,学习他忠诚治黄事业、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学习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忠于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以谢会贵为榜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通过报告,人们得知,黄委劳模谢会贵在海拔4200多米的生命禁区、冰天雪地的黄河源区默默工作了30个春秋。一直坚守在高寒缺氧、长年低温、远离城镇、生活艰苦、枯燥无味、人烟稀少的黄河源区玛多水文站。他先后收集了数以万计的黄河源区水文资料。他用自己无悔的人生,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又壮丽的人生壮歌。
记者电话采访在基层收看谢会贵事迹的黄河职工,他们说,黄河沿水文站,是万里黄河的第一高原水文站,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甭说常年居住,就是去呆上一天,都明显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嗓子发干,胸口憋得难受。那里一年有8个月烤火期,实际上炉火常年不灭。在那生命挑战极限的地方,黄河水文职工谢会贵一呆就是30年。人的一生中有多少个30年、有多少个青春岁月啊!他完全有理由向组织上申请调离,离开这个连生存都困难的地方。可是,他没有说一个“走”字。既便家庭中出现了那样大的大事,他也没有低头。这是黄河水文职工的忠实品格,他的精神非常高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1月26日
|
|
张春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