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新绿洲的水文章

2014-10-28

  中国水利网站10月28日讯(记者 孟砚岷)宝贵的黄河水经过120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宁夏中部干旱带2627平方公里的焦渴土地,浇灌出生机勃勃的新绿洲。

  依水生存,唯水发展。红寺堡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宁夏生态移民样板,这其中,高效节水给灌溉产业发展、富民兴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深秋季节,记者踏上农田水利建设正酣的红寺堡乡村,感受节水灌溉的筹划部署,聆听兴水惠民的铿锵步伐。

  “生分地”变身“香饽饽”

  10月17日,红寺堡区新庄集乡中川村满目金黄,玉米进入了收获期。

  村民马晓玉种了10亩水浇地,预计年收入6万元。与三年前相比,增加的3万元是60只舍饲育肥羊带来的收入。他高兴地说:“渠道节水改造后,水好淌了,省水,产量还增加了,一亩地比过去多打300斤,亩产今年超过了2000斤。”

  在大河乡乌沙塘村甘草地里,拖拉机牵引的采苗机来回穿梭,随着起苗铲徐徐落下,6个月前育的甘草苗均匀分流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地。

  由于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现在亩均耗水150方,比大水漫灌整整少了250方。节水的同时,省肥、节劳效果也相当明显。过去一亩地一年浇四次水,淌水就要雇20个零时工。如今田间灌溉管理只有4个人,仅淌水一年就能节省人工开支8万元。

  而在过去,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地处新圈灌区的末端,用水没有保障,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后一度不得不撂荒。38岁的村民慧智宝说:“水地种成了荒地,光秃秃的滩上只长了一些蒿子草”。

  去年4月,红寺堡区水务局借助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配套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使这5000亩土地焕发了生机。2013年底,大河乡政府流转了该村土地,当年即种植1000亩甘草育苗,还播种以银柴胡为主的中药材2000亩。

  膜下滴灌青贮玉米,头一年种的生地,亩产量达到3.5吨,按每吨460元计算,亩产值达1610元青贮玉米,提供了4000头牛的饲养草料。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强筋健骨”,吸引了农业企业在这个落后村“生根发芽”, 为红寺堡区节水灌溉发展起了个好头,也为今后大面积推进“企业+农户”、“大户+农户”、“合作社+农户”等集约化经营和草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企业和农户均尝到了甜头。

  思路一变天地宽

  水是生存根本,更是百业希望。

  红寺堡区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48万亩惜水如金的耕地,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和城乡人饮用水逐年增长,还有“十二五” 期间增加的3.15万生态移民——全部依赖于每年分配的年黄河水指标1.88亿立方米。扣除水损失后,能利用的只有1.65亿立方米。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每年宁夏水利厅召开的水资源管理会上,来自红寺堡的代表话题总是离不开“要水”。在黄河水逐年减少和宁夏水指标总量逐年减少的形势下,其他山区县和红寺堡面临着同样的“心头之痛”。

  红寺堡区政府区长丁建成说:“解决红寺堡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能只砌护毛渠万里,也不可能增加水指标,必须走高效节水之路,这是唯一的选择。这就要以水布局种植结构,以水布局产业发展,建立起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节水增收目标相配套的种植业结构”

  磨破嘴皮子,不如干出样子来。红寺堡区采取节灌工程“典型引路”的做法,积极整合水利、国土等涉农部门资源,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工作,重点打造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着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高效节水品牌。红寺堡区水务局先后组织技术干部、乡村两级干部、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共计240人,分3次赴外地学习取经,通过现场观摩,他们亲身感受到节水灌溉工程的好处。

  宁夏枸杞龙头企业百瑞源看中了红寺堡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及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环境,在红寺堡建基地种植枸杞,水务部门配套实施滴灌项目后,当年种植当年通水当年就收获4.5吨鲜果,亩均用水量190方,是沟灌用水量的1/3。该公司规划未来3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并在弘德慈善园区建造了枸杞加工基地,计划未来10年示范带动农户种植达到10万亩。

  今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期间,红寺堡区紧紧围绕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做文章,致力于葡萄酒生产、枸杞深加工和草蓄养殖“三驾马车”拉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新路子。

  农水建设驶入“快车道”

  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跨越,9月11日以来,红寺堡区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为目标,深入开展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了干群同心同德全力兴修水利的高潮。红寺堡区政府在财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积极筹措1000万元专门用于各乡镇进行沟渠清淤、渠堤土方整修、渠道维修及田间生产道路的补助资金。

  据红寺堡区水务局局长伏志梅介绍,今年的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没有停留在清清淤、打打埂、犁犁地这些常规的建设内容上,而是突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主题,在农业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并结合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一度受到群众阻挠的新庄集乡西川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面开建,总投资1129万元,发展酿酒葡萄种植6519亩;红寺堡镇梨花村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基地通过滴灌设施配套,拟发展6100亩玉米滴灌,推行“水肥一体化”,年可节水120万立方米,促进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一条条新修渠道延伸田野,一个个节灌工地建设正酣,一张张笑脸溢满发自内心的喜悦。

  “今年农田水利建设更看实效,不走形式、不搞摊派、不搞‘大会战’,我们把任务落实到田块和人头,重点把建成和在建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好、建设好。”新庄集乡乡长田涛颇有感触地说。

  今年,红寺堡区整合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绿化治理等各类建设资金3.69亿元,用于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形成了大投入、大建设、大效益格局。而面上沟渠清淤、渠堤土方整修、条田林网整修、机深翻等常规性工作,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国家投资与群众投劳相结合、相配套,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愈加科学合理。

  新起点上迈新步

  红寺堡要发展,就要实现节水优先,更要两手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杨柳村西川组今年被水利部列为水权交易试点村,土地和水指标确权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明年,灌区将全面推行农业用水改革,通过构建水权交易市场,对计划内开发的农田实行优先灌水,在确保计划内开发农田灌溉用水的前提下,私自开发的农田灌溉水指标通过水权交易获得,获得多少灌多少,真正把水权落实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

  红寺堡区水务局副局长王军对此满怀信心:“调整种植结构、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结余水指标的村组,把结余的水指标划入水权交易平台进行加价交易,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水权在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转让,使水资源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行业流转,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一项项发展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节灌项目加速推进,一阵阵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乘势赶超的热浪扑面而来,在基本无多余地下水可采的条件下,做好水文章才能做好发展文章。宁夏中部干旱带崛起的新绿洲上,节水灌溉令这片希望的田野风光无限,明朝更精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0月28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宁夏秋冬农田水利建设“热战正酣”
宁夏中宁县:建设幸福渠 增添风景线
旱塬变绿野的强力引擎
永宁县4.76亿元倾力打造农田水利“内在美”
修堤防建桥梁 群众送锦旗表谢意
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转作风 抓发展 促秋修
宁夏部署秋冬农建和高效节水工作
宁夏拉开美丽渠道建设序幕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