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水利厅胡云会厅长在康定机场接见调研团一行(左三为作者)

调研团在雀儿山垭口合影(左六为作者)
□四川调研团 蒋帅 (中国建设银行信贷管理部)
与我而言,这次赴德格的“扶贫”调研,更像是对自我思想贫乏的帮扶之旅。如果不曾来到这里,我无法想象坚定的信仰能让心灵如此纯粹;如果不曾来到这里,我无法理解为何宁愿贫乏也不愿放弃所托竟是源于所爱。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曾来到这里,就无法理解政策难以落地的最主要原因竟是不懂这里。
总书记说,决不让一个贫困村掉队;村书记说,我不想把扶贫只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是真想把它当做一份事业。两个书记都有为民生的热忱,但任务和事业之间的距离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有产业扶持政策的差异,有金融资源的差异,有语言沟通的差异,有思想认知的差异。没有多方的支持,扶贫能走多远?
村书记说,我不会藏语,连和藏民沟通的基础都不具备;我想把这里的菌类做成产业,但没有人参与、没有平台宣传。只靠一个人的努力,扶贫能走多远?
村民说,我把牦牛当做自己的亲人,怎么能卖掉换钱。只靠我们臆想,扶贫又能走多远?
从学堂到庙堂,未曾感受基层的环境,未曾认真思考过根在基层的厚度。动动笔写出来的政策,便不曾贴合基层的需求。所以,这次到德格,是对自我认知的改造。调研时,四川省水利厅赵书记说了一句很美的话:当我们的脚踩在土地里,我们才会感觉到不漂浮;当我们的脚踩在土地里,才会感觉我们的灵魂在土地里穿梭。在德格,我看到了大家在土地里的扎实和笃定,这也是引领村民终将走向幸福的依靠。所以,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把根扎进土地、扎进基层,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心,少一些应付,多一些实践,做一些好事,做一些实事。也许,自己真的能改变点什么。
愿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