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达马乡藏族奶奶合影

在达马镇中心小学支教间隙
□四川调研团 段玲玲 (中国水利报社编辑记者)
8月28日—9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今年“根在基层”水利部重点50团赴四川甘孜州德格县调研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高原地区,第一次参加“根在基层”调研活动,第一次和藏族同胞亲密接触,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困难。
结束调研回到北京数天后,每每想起这段经历,内心依然涌起阵阵感动,仿佛那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想由衷地感谢组织给我这样难得的机会,感恩缘分让我认识了此次同行的14名伙伴,和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可爱的人,感动于所有人在调研过程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团结互助和满腔赤诚。
在德格的5天,我们两次翻越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垭口,沿着金沙江长途跋涉深入藏区乡村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查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防洪堤工程,体验基层工作生活情况,和驻村干部进行主题访谈,走访慰问特困户,并对贫困小学进行捐助和支教。忘不了年迈的藏族老爷爷老奶奶眼里流露出的安贫乐道,忘不了藏族大姐受益于自来水入户的方便而产生的满足与感恩,忘不了达玛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纯澈的眼神和烂漫的笑脸,忘不了那群爱岗敬业、既教课又照顾住校生饮食起居的老师,更忘不了离开都市、千里迢迢来高原藏区挂职锻炼的驻村干部们……
这一趟翻山越岭、克服高反的艰辛之旅,让我看到了团友的大爱和自己的坚强。7天的调研之旅,高原反应和晕车全程伴随着我,调研第三天开始,又出现肠胃不适和感冒。然而不管在什么时候,我都没想过放弃。还记得那是8月30日一早,我们乘车前往正式调研的第一站——德格达马镇贡空村。刚刚出发不到半小时,我就因为晕车而剧烈呕吐,蹲在路边止不住地流泪。同车的小熊姐姐很是担心,直劝我赶紧返回县城宾馆休息,不要勉强自己。一向容易晕车的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大问题,便坚持随团继续赶路。
此后,每每出现不适反应,我都习惯性笑言没事,继续做好属于自己分工的工作。这惹得其他团友纷纷打趣说我是“女汉子”。其实,整个调研期间,除了我们优秀强大的团长和一名男同志,其余的所有小伙伴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身体不舒服,有清晨或深夜进医院、跑急诊的,有打着点滴坚持完成调研的,还有一直担当照顾他人却突然发烧的,感冒、发烧、呕吐、头痛、失眠,几乎每天都会有状况发生。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过哪怕一句,每个人都得到团友和当地领导第一时间的照应、关怀和鼓励,每个人都在努力克服着各种不适。全体团员顽强、团结、开心而满怀感恩地完成了这次调研活动。
“缺氧不缺精神”,这是德格的风骨。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们,还有那些年轻的、不计个人得失的驻村干部,为德格发展挥洒青春、献计出力的当地领导,是这一坚毅品格的最好诠释者。很高兴,我们50团的所有团员在此次调研中,都表现出了同等坚韧。
扶贫攻坚,非一日之功。饮水安全,利千秋万代。美丽圣洁的德格,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付出。希望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在智慧勤劳的德格人民的努力下,德格这片默默藏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净土,能够更加美丽、富饶起来。
而我,将把此行的收获牢记在心,以得到的正能量为动力,希冀能为德格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微薄之力!或许,可以积少成多,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