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安徽省近期抗旱保苗工作综述

2009-02-18
50天无雨、80天无雨、100天无雨、112天还是基本无雨,寒潮、降温接踵而至,多年未见的秋冬春特大干旱就这样不期而遇。在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受旱地区党委、政府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干群迅速掀起抗旱保苗高潮,大打抗旱保苗攻坚战,已基本实现了“浇一遍水、施十斤肥”的目标,抗旱保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回顾两个月以来的工作,可以用“八个超往年”来概述安徽省抗旱保苗工作。
领导重视程度超往年
去年12月份以来安徽省旱情发生以来,中间遇到三次寒潮,还跨越元旦、春节两个假期,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抗旱保苗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旱保苗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回良玉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国家防总首次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国务院工作组、国家防总工作组、专家组先后赴安徽省指导抗旱保苗工作。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抗旱保苗作为农村中心工作和民生工程来抓。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抗旱保苗工作,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省委常委、副省长、省防指总指挥赵树丛先后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省政府先后召开5次抗旱保苗工作专题会以及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专家座谈会、油电运保障协调会,三次派出12个督查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日报制度。各级领导深入抗旱保苗第一线,驻点指挥,有力地推动了抗旱保苗的深入开展。
抗旱保苗投入超往年
在这次抗旱保苗工作中,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各地发扬首创精神,抗旱保苗的投入机制之新、投入资金之多、投入方式之灵活都是近年来少有的。国家财政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4700万元,抗旱保苗资金90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省长预备费1000万元,集中安排1500万元农机补贴支持购买抗旱机具,预拨3亿元农资综合补贴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等物资,下拨5万吨省级储备化肥。近期省财政将52.22亿元粮食、农资直补资金提前50天下拨到各市、县。省防指会同省经委、省电力公司三次下达1.28亿千瓦时农业抗灾用电指标。省防指在支持160多台套大功率流动提水机泵的基础上,将省级储备的520台套小型机泵及时下拨到重旱地区。今年1月初,利辛县率先出台政策,对购买抗旱机械的农户,每台套补贴1000元;对浇灌小麦的农户按亩补助;对开机提水的泵站和连片灌溉的乡镇给予补贴。省政府及时推广利辛经验,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纷纷出台激励政策,市、县财政投入达到1.54亿元。据统计,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8.4亿元。正是这些投入激励政策,激发了群众抗旱保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水保障效果超往年
去年秋冬以来,安徽省防指始终把蓄水保水、加强抗旱水源调度作为大事,全力满足用水需求,为抗旱保苗提供了最有利条件。调度河灌区各节制闸开闸引水、各级骨干泵站开机提水,送水到大中沟渠。开动所有抗旱泵站、利用现有机电井、小口井,及时维修损坏的机械设备,淘洗淤塞的机电井、小口井。对于地表水源不足地区,因地制宜打机井、土井。对水路不通地方,发动群众清淤沟渠,满足输水条件。对水源困难地区调拨流动抽水机械设备。从1月中旬起,仅茨淮新河上桥抽水站已开机提水1亿多立方米,怀洪新河何巷闸开闸引水2000多万立方米。全省已累计提水、引水12.2亿立方米。
应急反应措施超往年
早在去年12月中旬,省防办就派出工作组赴淮北地区指导抗旱。12月下旬,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做好抗旱防冻田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省防指认真贯彻国家防办抗冬旱紧急通知精神,具体落实相关措施。1月16日,省政府及时召开抗旱保苗工作专题会议,发出紧急通知。面对旱情的不断发展升级,省防指1月20日启动《安徽省抗旱预案》II级响应,2月5日将响应级别提到最高的I级响应。省防指每天组织会商,在媒体上发布《旱情通报》,在安徽水利信息网上开辟“打好抗旱保苗攻坚战”专题。各级防办和有关部门春节假期坚持抗旱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I级响应后坚持24小时值班。省农委启动农业系统抗旱保苗I级响应,省气象局发出红色预警。7个市启动抗旱预案I级响应。各级和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要求,积极行动,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响应级别和迅速反应能力都是过去抗旱工作中所没有的。
部门协作联动超往年
在安徽省政府、省防指的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投入抗旱保苗斗争。省财政厅、水利厅、农委密切配合,迅速下达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推迟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持续加大抗旱力度,动员一切力量抗旱保苗。省水利厅组织专家,以内外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河灌区、井灌区、井河结合灌区的不同特点,分类提出抗旱保苗的具体应对措施。广泛动员,全力开展打井、洗井、架设临时泵站、疏通输水渠道等应急抗旱措施。省农委加强苗情监测,制定抗旱保苗田管技术方案,刻录技术光盘,组织专家驻点指导抗旱保苗田管工作。省气象局加强旱情滚动监测和预报会商,采取空中飞机和地面火箭火炮相结合的方式,抓住有利时机实施立体人工增雨。省水文局增加土壤墒情及地下水监测频次,加强水量监测和旱情综合分析。省农机局落实抗旱机具补贴资金,本着急用先补,先补后报,鼓励农民多购抗旱机械。省交通厅实行抗旱期间防汛抢险指挥车免费通行。省供销社备足货源,保障农资供应。农村信用联社投入信贷资金2.64亿元。省经委、省电力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积极做好油电服务保障。新闻宣传部门派出大批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及时报道抗旱保苗好做法、好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省军区、武警总队发动驻地部队参与抗旱保苗,形成了抗旱保苗的强大合力。
运用法律保障超往年
2002年11月,安徽省人大颁布《安徽省抗旱条例》,这是全国首家出台的抗旱工作地方性法规。在抗旱保苗工作中,省政府、省防指对照条例的规定,实行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及时采取临时设置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应急性打井,临时在江河沟渠内截水等应急性措施。省防指在启动抗旱预案响应命令中都依法强调了责任追究制度。亳州市谯城区等地依法对抗旱组织不力的乡村干部进行了处理。相关法规的运用为抗旱保苗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应急抗旱服务超往年
在这次抗旱保苗过程中,安徽省受旱地区各级抗旱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全面开展抗旱应急服务,成为抗旱应急服务的“排头兵”、“突击队”,为抗旱保苗作出了重要贡献。临泉县抗旱服务队实行“24小时”服务承诺制度,组建了8个抗旱服务小分队,每队配备6~8台机械,帮助困难农户抗旱浇灌近万亩,维修抗旱设备300多台套,打井、洗井100余眼;颍上县抗旱服务队组织26台打井设备从正月初二开始,赴各乡镇开展打井;萧县组建了1个灌溉总队和23个灌溉小分队,赴23个乡镇开展抗旱保苗。截至2月17日,各级抗旱服务队与水利系统其他有关单位共同战斗,已新打小口井3.1万眼、机电井3408眼、淘洗井1.24万眼、维修固定泵站577座、机电井泵站4171座,新挖沟渠40公里,清淤沟渠228公里。实践证明,抗旱服务队是抗旱减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基础工作应用超往年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开展抗旱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抗旱保苗工作的有序、有效推进。通过多年的努力,安徽省已初步建立抗旱预案工作体系。这次抗旱保苗启动的II、I级响应措施,在抗旱预案中事先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得旱情紧急状态下,各项抗旱工作有条不紊。2004年7月通过验收和鉴定的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覆盖淮北地区6市、27个县、市、区,为省防指掌握淮北地区旱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安徽省防办依托省水文局、省气象局的预测预报平台,建立了逐日、逐旬、逐月雨情分析表,掌握无有效降雨的时段和天数,建立了淮河以南水库、塘坝、湖泊蓄水数据库。初步形成降雨、蓄水、墒情、地下水等要素的干旱预警指标,为领导决策指挥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安徽省防办注重整理抗旱资料,并组织编写《安徽省抗旱手册》,一定程度提高了抗旱工作效率。
目前,安徽省淮北地区北部小麦虽然浇过一遍水,但降雨仍然不足。亳州、淮北、宿州市正在继续采取应急措施,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同时,全省各地正在加强春季田间管理,加强蓄水保水,加大抗旱泵站维修、渠道整治工作力度,扎实做好抗大旱、长期抗旱的各项准备,为抗旱夺丰收,抗旱保供水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2月18日
王家先 施宏江
SRC-54


  相关新闻:
淮北市四检查组查备汛
安徽淮北市整治华家湖库区
安徽省出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细则
南陵县尝试水利工程验收新模式
安徽省召开中央1号文件精神宣讲电视电话会议
安徽省各部门协同配合 全力服务抗旱保苗
濉溪县:捐资打井忙抗旱
安徽淮北市900万元补贴农村特困户抗旱




  
最新更新

东阿黄河河务局调运险物资驰援泰安森林大火扑救
齐河黄河河务局紧急支援长清山火扑救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志水利部分编纂业务培训班暨集中编纂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抚州市出台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管理考核办法
中瑞水管理合作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暨中瑞合作项目签字仪式举行
广东省召开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 陈雷出席并讲话
广东省召开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 陈雷出席并讲话
汉江集团水电开发项目建设形势喜人
舟曲白龙江城区段防洪主体工程提前完成
舟曲白龙江城区段防洪主体工程提前完成
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带队检查防汛准备工作
甘肃省防指召开2011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
长江委召开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储备库建设专家咨询会议
蔡其华率长江防总检查组赴江苏开展汛前检查
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
水利部部长陈雷:支持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
水利部与广东省签订合作备忘录
水利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
胡四一出席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会议
陈雷在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上的讲话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