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一位山民牵手扶贫的故事
——记湖北省保康县寺坪南河渔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维平

2017-05-24

  中国水利网站5月24日讯 (记者 刘铁军)在湖北省保康县寺坪镇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南河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着周边5个自然村112户因建库搬迁的农户,12年来,合作社以发展水产生态养殖为产业,让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这里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位大山里的农民,历经11个春秋,以水产为平台,牵手乡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从下岗工人到创业之路

  他叫马维平,今年55岁,现任湖北省保康县寺坪南河渔业农民

图为马维平承包的寺坪水库,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天子湖”

  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2005年10月,马维平因企业改制被迫下岗,买断了工龄,领到了15400元,含着热泪告别了他干了20年的“铁饭碗”,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2006年10 月,他从亲戚朋友手里筹集到115万元,又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凑够了120万,包下了家乡新建的寺坪水库。马维平华丽转身,变成了“水官”,淘到了他下岗创业的第一桶金。

  创业的初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买了鳙鲢鱼苗作为主打品种,投放到水库,并配置了简单的船只和网具,从村里调选了8名管理人员,还聘请了一名技术顾问。原以为能走的一帆风顺,但让马维平没想到的是时间仅仅过了3个月,各种纠纷接踵而来,最让他心疼的是有人夜里用网具粘鱼,看着这些还没长大的鱼苗被村民捕捞,马维平心如针扎,他不能打,也不能骂,只能眼瞅着即将变现的钱被白白流失,无奈之下,他找到政府出面制止,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11000亩的水库,战线长达22公里,偷了多少他无从计数。为能和平解决纠纷。马维平日思夜想,难于入眠,最后,他只有调整心态,沿库走访,挨家逐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他用自己的苦难经历,讲明做人的道理,并与大家交朋友,他的朴实和诚恳打动了移民的心,用网偷鱼的现象开始逐渐减少。就这样,马维平整整坚守了一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第一年就捕获鲜鱼30多万斤,卖了90多万元,收回成本80%;如果加上船只和网具的固定资产,马维平的成本已基本收回。

  创业的成功让马维平心里吃了定心丸,更坚定了他利用清洁水资源发展生态水产健康养殖的信念和决心。

  从扶贫帮困到脱贫致富

  2007年7月1号,国家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打动了马维平的心。他想起了移民偷鱼事件,不就是因为穷吗,他们是库区的奉献者,应该享有主人的地位,与其一个人干,不如跟大家一块儿抱团取暖,共同致富,让村民成为合作社的股民,成为水库的管理者。

大畈村的文化广场挂着“梦里老家,水墨大畈”的巨幅标语。图为村民们在文化广场正在跳着扇子舞。

  有行动不一定会成功,没有行动一定会失败。马维平的想法得到镇政府的赞赏和支持。2007年11月,在政府的组织下,寺坪镇淹没区的5个村被召集起来,成立了保康县寺坪南河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下设理事会和监事会,马维平被当选为合作社的理事长。自此,一个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主体在这偏远的大山里诞生了。

  入股合作社,要村民掏出的是真金白银。每一万块钱为一股,每户最多可入2股,但有的村民不敢入社,怕钱打水漂;有的犹豫彷徨,心里矛盾;还有的只入了几天,就要求退股。最终入股的只有112户村民,并不像马维平想的那么顺利,但他还是筹集到了168万。马维平决心合理规划,生态优先,以水养鱼,以鱼养水,在不污染水质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他要用行动回报村民,回报社会。

  马维平知道身上肩负的是112户村民近500人的生存大计,他深感责任重大。他给入社的每户都建立了成员帐户,社员股本证,社员明白卡,社员银行卡,窗口公示栏。他说:“我当时的压力非常大,白天搞事,晚上常常为想工作而睡不着觉,有时一个夜晚只能睡 3个小时,入股的村民有三口之家,也有六口之家,最多的一家有七口人,这么多人跟你走,不能叫大家搞亏了,一定要叫入社社员都能拿到真金白银”!

  这一年是马维平最艰辛的一年。他将钱投入生产经营,光买鱼苗就支出了120万,还有生产所需的船只和网具,168万几乎花的干干净净。为能节省成本,减少开支,他带头和员工一样,一个月只拿800元钱,其它所有的費用一律不报销。马维平说:“这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们决不能多花一分一厘,否则对不起乡亲父老,对不起我们的家乡亲人。”!然而,没过几天,一户村民撮合几家人来找马维平要钱,入社10万,强要20万,不给就退股。没办法,马维平只有借钱还股,外面欠了一身债,而没入股的又偷你的鱼,造成纠纷不断,矛盾叠加,当时经营中所遇到的艰辛和坎坷只有往肚子里咽。100多户社员,各有各的小九九,马维平说:“如果地下能打洞,我恨不得能钻进去”。

  2008年,也是马维平最痛苦最伤心的一年。进入3月,鱼还没养到半年,社员们就要求捕鱼分红。112户村民,包括马维平在内只有 4户不同意捕鱼。无奈,马维平只有召开社员大会,请大家签字留名,可鱼仅捕上来 5万斤。当时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马维平一连几夜没睡觉,捕捞队也因网破而跑鱼,鱼出水装车,又因泥泞路滑,汽车上不来,马维平组织30多人用绳子拉车,几百米的泥路往往要拉上 5~6个小时。5月8日,是马维平终身难忘的一天。他早晨只喝了一碗稀饭,中午没吃饭,一直干到晚上 10点多,才啃了一包 5毛钱的方便面,喝了点白开水。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他身上被全部淋湿,拉到晚上 10点钟,他已累得精疲力竭,找了把椅子躺了一会,此时他身体瘫软无力,耐力已经达到极限,感觉再干下去就会昏倒,可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正在送往医院。马维平骑上摩托车就往医院赶,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深夜赶到医院。让他没想到的是父亲突患脑溢血,已经昏迷不醒,他还没有跟父亲说上一句话,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年仅73岁。马维平守了 3天灵,几乎3夜3夜没合眼,尽管如此,他一边守灵,还一边安排社里的工作。父亲下葬的那天早晨,马维平站在父亲的墓前,心情倍感辛酸和痛苦,因为父亲没能等到儿子成功的那一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安排完父亲的后事,马维平回到家后,突然感觉房屋摇晃,天摇地动,他想是不是连续熬夜,没有休息造成的身体反应,后来他从新闻里才得知是 “5、12” 汶川大地震。

  前行中有湾湾曲曲的路,也有高高低低的山。5万斤鱼,只卖了近 20万元,支付捕捞费后;168股,每股只能分到1000元,卖鱼的钱被分得一分不剩,生产所需的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他只有托亲拜友,四处求借,总算借到了20万,免强维持生产远行。

马维平帮扶户大畈村1组70多岁的龚德炳,从小就学会了竹编手艺,如今,他编织出的竹制产品深受游客的欢迎,产品十分畅销。

  然而,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到了8月,天连降大雨,水库连涨大水,仅5天时间就涨了6米多,最后水漫坝堤,马维平眼睁睁地看见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鱼被洪水冲走,3斤,4斤,5斤,有鲢鱼,也有鳙鱼,他心如刀铰,不敢面视,他估算至少有50万斤鱼被洪水泄出,近200万元产值被白白流失,是天灾还是人祸,马维平无处诉说。面对灾情,马维平只能将心情平静下来,挨家逐户给社员做工作,他鼓励大家:“不要灰心,要有信心。虽然冲跑了一部分,鱼的密度稀一点,但鱼会长得大一点,我们的损失不会太大,大家再等我 5个月,一定会看见真金白银”!  

马维平走访贫困户,将自己购买的养殖书籍送到农民手中,并与大家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寺坪水库位于大畈村山下,这里奇峰林立、山青水秀,景色优美。神农架流下来的泉水,因含有天然的富磷肥,非常适合生态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马维平把好 3关,一不撒化肥,二不投鸡粪,三不乱投饵,即便是网箱养的鮰鱼,根据水面容积来控制总量,所有买进的饲料,都有正规厂家质保合格证书,让鳙鱼和鲢鱼能吸吮鮰鱼的粪便,当好水中的清道夫,有效地净化水质,确保水库长年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标准。

  凭借分析和判断,马维平一言即中。2009年春节,合作社捕获成鱼 40万斤,赢利近200万元,按照每股分配,红利高达 8000元。当时100多万现金堆成了山,放在镇政府的会议桌上,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村民们领到了真金白银,一个个儿心里乐开了花;此时的马维平心里也特别激动,因为所有的付出得到了兑现,过去的承诺都变成了现实,他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马维平说:“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年终在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风险金后,将可分配盈余的60%以上按照成员的交易量(额)进行返还,去年户均增收一万多元。合作社成立11年来,为社员累计增收1500多万元,为社员分配红利800多万元,带动库区农户增加收入1200多万元,安置农民社员就业150人,不仅解决了富余劳力就业务工难的问题,而且让库区周围的农民和库区移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通过产业合作,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长远发展”。

  从脱贫致富到精准扶贫

  马维平成为十里八村的热点人物。一言九鼎,敢做敢当,诚信守实,村民们口口相传,为他点赞。

  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升了马维平的鱼价。他的有机鱼远销广州和成都,每斤价位要比周边县市多卖 1、5元。近5年,马维平养殖的主打品种均在100万斤,产量持续稳定。创业11年来,马维平领导的南河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多达 10次,社员每股总计分到红利 8万元,最多的一次1、2万元。2012年,马维平请来专家为股东评估,每股价位已经涨到了 3、75万元,到2016底已增值到5万元,加上分到手的红利高达 13万元。在马维平的领导下,社员们从贫困开始走向富裕。

走进大畈村,犹如步入一幅山水相宜,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廊,让人晃入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画在水中,跳跃在眼前的是最美中国乡村的新气象。

  外出打工多年的刘建华,今年33岁,听说家乡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活好起来了,2015年他返乡就业,负责巡库工作,月均收入3000~3500元。他回忆说:“原来我们这里很穷,农民住的都是土坯房,走的是山村小路,现在很多都是红砖瓦房,不少家里都盖起了二层小楼,户户都有农家乐,高速公路也通到了家门口,回到家乡让我真的有了家的感觉”!刘加国是最早入社的农户之一,现在负责水产养殖,他高兴地说:“我看好马总的人品,刚开始动员社员入股,我顶格买了 3股,现在这块收入稳定,加上我的工资,光合作社这一块年收入就能达到10万,所以我要感谢合作社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南河渔业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马维平诙谐地说:“这些年来,我把农民培养成了渔民,通过开展各种竞赛,凝聚大家的活力,又把渔民变成了运动员。社员的股价看涨,很多人想买抢不到。11年前,让我最头疼的事是借钱,为钱揪心,社员退股;11年后,让我最烦心的事是熟人见面就要参股;现在让我最轻松的事是没人再跟我要帐了”!这些年来,只要合作社的村民有困难,家中有事,马维平会亲自走访到家,关心慰问。对困难户,他会挨家探访,将“为您服务”的一张红纸送到乡亲们手中,上面写有他的手机号码,他成为大家的主心骨,贴心人。村民们听到他说的最多一句话是:“我的手机 24小时不关机,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马维平创业成功的道路引来村民纷纷效仿。这些年来,南河渔业的村民渐渐富裕起来,家里有了闲钱,也打起了创业的主意,马维平就积极帮助想办法,出点子。他知道,还有很多村民没有工作,缺少收入来源,为能扶贫解困,马维平有时组织座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村里的典型案例,讲述老百姓脱贫的故事。如今的马维平主要是外出学习,寻找项目,他要用心找出好项目,帮助山里更多的村民,从贫困中走出来。马维平说:“合作社现在好起来了,职工的工资也涨起来了,但我的工资还是一千多,我现在没想追求钱,生活够用就行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行了”。 至今马维平开的车仍然还是10万元的国产哈弗H6。如今,马维平出门碰见村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马总,你看我能搞什么产业,发展什么项目。此时的马维平已成为社员们心中的风向标。今春捕鱼,马维平的生态养殖产量

今春捕鱼,马维平的生态养殖产量又突破百万大关,捕获最大的一条青鱼达到108斤。图为渔民们与青鱼王合影留念的情景。

  又突破百万大关,捕获最大的一条青鱼达到108斤。4月 21日,市20多位人大代表来到合作社参观考察,向马维平代表学习,学习他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怎样以产业带动精准扶贫,马维平在会上介绍了以产业工程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和体会,并畅谈了下一步发展的3点思路:一是发展生态水产健康养殖,二是开展休闲渔业,三是营造乡村旅游,体验农耕文化,推动天子湖相关产业综合发展。

  如今,走在大畈村,犹如步入一幅山水相宜,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廊,让人晃入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画在水中,跳跃在眼前的是最美中国乡村的新气象。

  怀着对这片土地最深的爱,怀着对农民最浓的情,马维平决心不让一个人掉队。4月20日,马维平的合作社又接到了大畈村10户        

图为马维平今年对接扶贫的10 家贫困户。

  扶贫指标。接到任务后,他马不停蹄,挨家逐户走访座谈。每到一家,先了解情况,然后一家家照像,一户户登记,工作做得认真仔细。他说:“我花了7天,走访了10 家,有两户家庭3人是残疾,还有两户2人常年有病,他们因为没有路子而缺少收入来源。我是大畈村的名誉村主任,组织给了我这个头衔,我就要担当起来,不能光当“官”,不做事”!我想在有生之年,尽最大的力,带领更多的村民走出贫困,因为我跟大家一样,不仅是这里山的子民,也是水的儿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5月24日

刘铁军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鄂北调水:水库大坝在长高
湖北房县2017年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54座
湖北宜都:山洪防汛大练兵
湖北利用国开银行专项贷款支持湖北水利建设
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湖北房县节水农业降本增效助农增收
湖北省水利厅荣获2016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湖北省水利厅动员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知识大赛首页图.jpg
专题首页图.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2017防汛抗旱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