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刚刚闭幕,1月31日,山东省水利厅迅即召开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记者就今年山东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等问题,采访了山东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昌文。
记者:2011年是名副其实的水利年,山东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杜昌文:2011年是山东治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各级将贯彻中央1号文件作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纲领,紧紧抓住建设现代水利示范省的机遇,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大兴水利新高潮。一是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新成效。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持续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控双促”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全年实际用水量比上年减少2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25平方公里。二是规划建设现代水网迈出新步伐。加快构建现代山东水网,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全部开工建设,胶东调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三是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走出新路子。探索总结出“三化六统一”的农田水利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7450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总数达88个。四是防洪抗旱减灾创造新业绩。科学应对历史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为实现全省粮食“九连增”作出了突出贡献。五是建立科学发展保障体系实现新突破。率先出台《山东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确立了基本水价、综合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基本制度,科技项目经费超过“十一五”时期总和,全省12个市及90%的县组建了专职执法队伍。
记者:2012年山东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打算是什么?
杜昌文:着眼于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可持续的水利安全保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2012年山东将围绕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跨越发展,全力抓好三大重点任务。一是以计划用水为重点,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紧紧抓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省的机遇,全面推行计划用水体制。进一步规范用水许可审批、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健全水资源监测网络等多措并举,将全省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265亿立方米以内。二是以水系连通为重点,积极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依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工程构成的“T”形调水大动脉,着眼于连通“两湖六库、七纵九横、三区一带”,着力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防洪减灾工程、雨洪水资源利用工程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家和省规划内中小河流年度治理任务,开工建设1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30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700万亩,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公里,新解决4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三是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大力完善水利公共服务体系。突出加强城乡供水管理服务、防汛抗旱应急服务、农田灌排组织服务、水利执法管理、水利移民扶持和水情教育及公益宣传。
记者: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山东省将采取哪些措施?
杜昌文:山东将着力强化六项关键措施加快全省水利改革发展。一是着力强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主导作用,切实抓好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着力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政策,持续增加水利信贷投入,鼓励水利投融资平台公司直接、间接融资,加快建立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二是着力强化工程管理。重点是创新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机制,开展规范化管理单位创建活动,按时高质量完成水利普查任务,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三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基本水价、综合水价制度,积极推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改革。巩固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成果,探索创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良性机制。尽快恢复设立乡镇水利站,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四是着力提高执法效能。全面推行水利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落实水行政执法巡查制度、水行政许可审批稽察制度和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制度。五是着力强化监督考核。加大对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督导检查力度,健全完善水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六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确保工程、资金、干部和生产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