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33个开发利用区中,划分二级水功能区共2738个,区划长度72018 公里,区划面积6792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图3-3、表3-3。二级水功能区的分布及长度 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体一致,其中松花江区、长江区、黄河区、辽河区位于前四位,东南诸河区和西南诸河区居后两位。
其中,农业用水区、工业用水区和饮用水源区累计河长分别占二级水功能区划总河长的45%、21%和18%,比例较大;其次是过渡区、景观娱乐用水区;渔业用水区和排污控制区最短,各占3%。


1、饮用水源区
除重要的流域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或大中型区域调水水源地已划为保护区外,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划为饮用水源区。以饮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687个,区划河长13160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2015平方公里。饮用水源区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县级城市上游水域和规划饮用水取水水域,其分布与城镇密集度、生活用水量和水污染状况等有关。河流型饮用水源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区、珠江区、辽河区、黄河区等;湖泊型饮用水源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区、东南诸河区、海河区等。
2、工业用水区
以工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553个,区划河长14999公里,区划湖库面积179平方公里。工业用水区总体分布特点是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地区多于内陆地区,与工业生产的发达程度基本吻合。其中,长江区、珠江区、东南诸河区工业用水区长度占本区区划总长度的比例均在30%以上。
3、农业用水区
以农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625个,区划河长32166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50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区、淮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和西北诸河区农业用水区长度居前五位。农业用水区总体分布特点是北方多于南方,与我国水土资源组合和灌区分布状况吻合。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在灌区的分布上,北方灌区一般位于河谷平原地带,多以农业用水为主导功能。南方河道河网用水一般为多功能,农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水域相对较少。
4、渔业用水区
以渔业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90个,区划河长2075公里,区划湖库面积2335平方公里。区划累计河长居前六位的是珠江区、黄河区、淮河区、辽河区、长江区和松花江区。湖泊型渔业用水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诸河区和长江区。除主导功能为渔业用水的二级区外,另有136个二级水功能区将渔业用水功能作为第二或第三主导功能。具有渔业用水功能的二级区总计225个,区划河长6094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3311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二级水功能区总数的8.2%、8.5%和48.7%。
5、景观娱乐用水区
以景观娱乐用水为主导功能的二级水功能区共243个,区划河长3502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1803平方公里。景观娱乐用水区总体上南方多于北方,区划河长较长的有长江区、东南诸河区、珠江区等。
6、过渡区
全国共划分过渡区309个,区划河长4116 公里,区划湖库面积10平方公里。过渡区分布及长度取决于相邻功能区的水质差别、水量、流速大小等。
7、排污控制区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中共划分排污控制区231个,区划河长2000 公里,全部为河流型。排污控制区长度占二级水功能区河长的2.8%,所占比例较小,符合严格控制的原则。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资源相对短缺,水污染较严重,划分排污控制区数量多、长度长;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水资源相对充沛,水污染程度较轻,划分排污控制区数量较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