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内种植的向日葵

淤地坝内长势喜人的稻田

新筑成的淤地坝
本站8月25日讯(通讯员 秦延安)“沟里建起淤地坝,拦泥吃粮有把握”,这是陕西省榆林市山区群众对淤地坝作用的高度概括。8月23日,笔者在榆林市横山县看到,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连着玉米和金黄的向日葵在山沟的坝田里一直延伸着。淤地坝里的农作物并没有因今年的旱灾受影响,长势旺盛,与山地上干枯的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33.7万人。地貌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约占42%,南部为黄土丘陵区约占58%。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3.6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4.7%,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22万吨每平方公里,局部地区最高达4.48万吨每平方公里,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一直是制约着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
近年来,靠天吃饭的榆林市坚持以沟道工程建设和集雨窖灌农业为主的综合治理,探索出了“山顶集水搞硬化,坡面治理产业化,沟道治理坝系化,沟头防护生态化,集雨窖灌配套化”的山区农业发展新路子,截止目前,共建成各类淤地坝2.06万座,已淤坝地50万亩,粮食产量达3.5亿斤,使得农民旱年坝田有丰收。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