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乍暖,静静地流淌过凤城境内的草河水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依旧是那样鲜亮,那里的空气也透着股春天泥土的气息,闻起来依旧是那样的沁人心脾。能保持青山碧水的秀丽本色,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工业城市凤城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近年来,凤城市依靠自己强有力的资源优势,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小心地呵护着凤城境内的山林和流经于此的河流。因而,像矿山工业排污这样被世人关注的敏感问题始终未对凤城的河流山川造成威胁。如今的凤城,工业经济发展,青山绿水依旧。
协调发展 忍痛割“爱”
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为了长远的经济发展,凤城人知道,必须对那些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忍痛割“爱”。
对此凤城上下是达成共识的。去年,凤城市领导一行人到国外进行招商洽谈。某外国企业看中了凤城的广阔发展天地,主动找到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其谈一项投资2000多万元的合作项目。尽管这个投资项目对凤城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然而,凤城市领导班子对此是慎之又慎。他们先后到沈阳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到这个项目对水环境尤其是地下水资源有一定的污染,于是忍痛谢绝了这家外资企业的投资合作请求。
青城子镇在处理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时做得更加彻底。他们明令规定,凡属国家明令禁止和限令淘汰的严重污染项目以及外地污染转嫁项目一律不引不谈。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于那些现有的存在污染问题的工业企业,凤城市做得更是雷厉风行,在大青河、万两河、杨树河、山羊峪河、金家河、草河等重点保护河流及流域刮起了一场“环保风暴”,有6家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已做好了被下发“关闭告知书”的准备,还有24家选矿企业分别被要求停产治理或限期治理。为了对生态环境负责,他们放弃了经济利益,毅然决然地忍痛割“爱”了。
全力治污 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是企业生存的绿色生命线。凤城的工业企业深知,企业环保工作的好坏,已经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在环境保护上下功夫,治理污染,走清洁生产的道路。
凤化集团公司是凤城市最大的化工企业,一直以来都对环保工作较为关注,可他们也曾经走过弯路。当初,公司的合成氨生产系统以及硼砂生产车间工艺冷却水每小时供给量为1450吨左右,其中有750吨新鲜水需要从草河水源地和厂区自备水井提取,每小时外排工业废水约700吨,年排放量504万吨,约占市辖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0%。照此下去,不仅对排污受纳河流草河及爱河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公司的矿石焙烧窑在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烟气和低浓度二氧化硫。这些企业生产中的“三废”污染超标排放,对市区的空气环境和草河的水环境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危害,也使厂区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决环保问题势在必行。2004年9月,公司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的循环用水项目,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现在已达到预期设计的每小时循环用水处理量2500吨的目标。与此同时,凤化集团完成的硼砂厂矿石焙烧窑烟气治理工程,对14个焙烧窑进行了烟气治理,使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了环保标准。而且凤化集团还因此得“福”,该项目所采用的烟气治理方案属行业治理先进水平,在全国硼化工行业中尚属首例。虽然公司为此增大了生产成本,但对于消除草河、爱河、鸭绿江水环境污染以及改善周边的空气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环保与经济和谐双赢
凤城市逐渐走出以环境污染赚 “银子”的怪圈,在发展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上大做文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凤城张家沟化工有限公司也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新路成为公司的发展理念。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工业硫酸,他们便以硫酸生产为主线,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抗风险能力强的高新产品。在此,工业生产后的废液、废渣等被一一“变脸”:以生产硫酸的副产品硫酸烧渣为原料,通过磁选选矿工艺,选取含Tfe65%以上的铁精粉;利用硫酸厂转化工段所产生的三氧化硫与硫酸钾副产品氯化氢进行反应,生产医药中间体氯磺酸;利用硫酸生产系统所产余热发电。通过这样的“变身”,该公司的产品品种由1种增加到5种,并且主产品工业硫酸的生产规模比当初增加了1倍。
废液、废渣的综合开发,拉长了企业开发工业产品循环利用的链条,大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达到了经济效益的增加。该公司的磁选铁精粉项目投产后,一年就生产出铁精粉5万吨,年新增产值2500万元,销售收入达到2136万元,利润是相当可观的,真正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来源:辽宁水利信息网 2007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