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重庆璧山:水城建设绘就水清岸绿景美的“梦里水乡”

2017-06-26

  中国水利网站6月26日讯 (通讯员 王炯其 周海瑞)“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这是2013年重庆市璧山区在“三区一美”战略中一段诗意表述,从此,73万璧山人踏上了建设“活力水城”、追寻“梦里水乡”的新征程。

  如何让图景成为现实?近几年来,重庆璧山区在巩固璧南河治理成果基础上,全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新水城。

  璧山虽无大江、大河过境,但降雨量相对丰沛。近几年,璧山区在城市建设中,采取遇水架桥的方式,为水开道、为水让路。每年还新建一批水库、湿地,用于拦截雨水,让“无根之水”在璧山“安家落户”。

  据区水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玉泉湖(三角滩水库)开工建设,现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左右,预计今年8月完成主体工程;黛山水库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预计今年7月完成主体工程;土田水库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今年7月完成主体工程;棕树水库完成初设审批进入施工招投标阶段,即将开工建设。

  此外,璧南河棕树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菜子沟、鹅颈项、莲花等3处湿地正开展前期设计工作。而东岳公园和御湖新区的“亲水”设施正加快建设;六旗大道桥梁正在建设中,狮子人民大桥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目前,璧山区主次河道已建成桥梁30余座,桥梁与河道、路网的有机穿插,实现了水体间连通联动,让“水在城里游”。

  在水城建设中,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样至关重要。

  璧山区在全市率先推行中水回用,建成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全区的道路消防、市政环卫、景观用水等均使用中水。目前,青杠再生水厂(2.5万m3/天)、来凤再生水厂(0.75万m3/天)、丁家再生水厂(1万m3/天)已投入运行;璧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厂(2万m3/天)已建设完成,即将投入试运行。璧山区中水回用设计能力已达50%,实际回用率达46%,力争年内达50%。

  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璧山区实施千秋堰水库扩建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目前已完成千秋堰—盐井河—同心水库连通工程(一期)隧洞掘进537米,占总长4677米的11.5%,预计2018年实现隧洞整体贯通。而璧南河-璧北河连通工程已完成隧洞掘进约1600米,占总长5500米的30%,计划2017年底前实现隧洞整体贯通。

  而备受市民关注的长江提水璧山供区工程,已于今年初实现2.53公里隧洞整体贯通,目前正在开展隧洞混凝土浇筑,已完成隧洞混凝土浇筑300米,紧接着将开展管道安装的招投标工作,确保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明年实现通水。

  如今,璧山区按照“一河六湖十八湿地”的架构建设水城,城区水面占比已提高到10.5%,人均水域面积达到10平方米,水网密度接近3.6公里/平方公里。“水清、岸绿、景美”的“活力水城”和水生态文明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6月26日

王炯其 周海瑞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重庆江津:山坪塘整治提前半年“交卷”
重庆巫山“一户一表”改造让移民用水无忧
重庆市梁平区:左柏水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重庆秀山654名河长到岗护河确保河长制落地生根
重庆巫山:首座中型水库进入大坝内部结构施工
重庆垫江县:全力治污保水清
重庆江津:全面推行“河长制” 河更美、水更清、岸更绿
渝湘鄂边区酉水河流域5县携手防汛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浙江省防指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天台县里石门水库错峰削峰泄洪.jpg
江西:浮梁县2.7万群众紧急转移.jpg
首页大图01.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