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追梦赤子心——四川省水利厅驻村干部集体座谈

  □李丹颖(水利部) 陆瑞阳(工业信息化部)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向前跑 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为了心中的美好

不妥协直到变老

——苏朵《追梦赤子心》

  北京到德格,目前最快的行程也需要两天。先是从北京飞到成都、从成都飞到康定坐两趟飞机,再历时一整个白天的汽车,辗转近六百公里,翻过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的海拔六千多米的雀儿山(藏语意思:鸟都飞不过的地方),直到深夜才抵达传说中的“康巴文化发祥地、格萨尔王故里”——德格县城。

  在这一路马不停蹄的行程中,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原反应,吐的吐、吸氧的吸氧,还有个别被送去医院输液。我的状态算是最好的,但其实也晕晕乎乎,两位数的加减法算不清楚,说话的时候要特别集中注意力,不然常常说了上一句忘了下一句,从包里翻了半天掏出一件东西,然后突然不记得自己打算要做什么……后来与在德格挂职县委副书记的陈万林同志聊起来,才知道其实高原反应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陈书记自己也因为近期多次翻越雀儿山,心脏亮起了红灯,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要通过输液和吸氧来克服不适。打吊瓶的时候,他照样谈笑风生:“哈哈,慢慢习惯了就好了,我们这里的干部是缺氧不缺精神!”

打着吊瓶工作的陈万林副书记

  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这里的人们却有着最为灿烂的笑容。除了陈书记,四川省水利厅还派了10个驻村干部到德格县各乡镇对口扶贫。与驻村干部的座谈会上,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德格隶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县人口中藏族占96%。当地人人笃信藏传佛教,优秀的孩子大多被送去当僧侣,家庭拿出一大笔收入供养寺院,因此贫困发生率非常高,全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这里家家都饲养着牦牛,卖掉一头就能大幅度提高收入,但是藏民却都不舍得卖。他们说,我们从小吃着这些牦牛的乳汁长大,它们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不可以伤害家人。所以哪怕再穷,他们也不会去想到卖掉或者杀掉牦牛。就算家徒四壁,他们也会让一个劳动力去放牛,一直照顾牦牛到老死。基于佛教里众生平等的理念,他们对待所有的生命都是如此。有时候,在公路上会看到藏民三五成群在捡着什么东西,那是爬到马路上的小虫。他们不忍心虫子被车碾死,所以把它们一条条送回草原。同样,如果农作物出现了病虫害,他们也不忍心打药去伤害虫子的生命。正是这份慈悲心让当地百姓如此淳朴善良,却也让驻村干部的扶贫攻坚之路更加坎坷崎岖。

图左为达马乡贡空村第一书记李军

  座谈会上,驻村干部向我们一一介绍了他们所驻村子的情况,激情澎湃地描绘着未来发展的蓝图。

  ——李军(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达马镇贡空村第一书记): 我是今年3月底来到达马乡贡空村的,这个村子距离县城105公里。共有58户、229人,其中贫困22户、75人,有妇女30人、16岁以下26人,还有一些残疾人和老人。致贫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来源单一,以农业为主,因为宗教因素,种植业基本靠天吃饭,产量较低。当地村民不杀生,畜牧业没有形成收入;二是教育落后,教学设施还可以,但师资力量缺失,乡小学一共15个教师承担教学、生活所有事务,教育水平不高;三是自然条件比较艰苦,海拔在3500米以上,冬季气温零下20多度,外出路程也比较艰辛。针对贡空村的情况,我打算主要从当地经济作物入手,比如芫根和樟子菌的深加工,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微信电子商务平台,希望能帮助村民做大做强,形成品牌。再就是准备建一个农业大棚,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预计今年10月完工。同时在旅游、手工艺品方面加大发展力度。

  ——梁钟(玉溪河灌区管理局干部,龚垭乡洞庄村第一书记):我驻的村子,海拔在3800米以上。村子面积25.6平方公里,但只有311亩耕地,大多荒芜,且坡度在25度以上,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并且缺乏有效劳动力。我主要抓了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村里133户449人,党员只有9人,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做好统战维稳,同时争取发展一些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推广牦奶牛养殖,对种植业进行分片、联合,希望形成规模效应。

  ——肖翔(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干部,达马乡美丽村驻村干部):我所驻的美丽村共有23户94人,因为受佛学院的影响,养殖业无法形成经济效应。村民大量地将豌豆喂牛,十分可惜。我们就建立种子基地,进行豌豆培育种植,取得一定成效。因为受宗教影响,即便到外地打工生活,当地村民的空闲房屋也不租不售,曾试图改变,尝试帮助他们建立旅店,但需要时间。我目前主要帮助村民拓展电子商务平台,开淘宝店,建公众号,将一些土特产在网上进行销售,帮助藏医院扩大影响力。同时推广高效节水。

  ——毛旗(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干部,柯洛洞乡朗达村驻村干部):我是4月份驻村的,村里110户413人,贫困21户98人,其中多数是老弱病残。村里收入主要靠政策性补贴,每人每年810元。第二块就是虫草,这是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贫困户无劳力,也就无法创收。我的扶贫思路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因为2017年要完成脱贫任务,资金支持还可以;二是产业发展,打算与李军联合,抱团取暖,取长补短,他负责生产,我负责包装,做到有分工,将产业链完善起来。

  ——汪晓龙(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干部,龚垭乡血呷村驻村干部):我是3月20日到的德格县,21日就下到村里。雪噶村距县城十几公里,从村里到山上还有十几公里,海拔3800-4200米。共有389人,其中贫困25户、86人。村里基本没有路,都是土路。有的村民家,只能通过步行到达。我到过其他村,发现比我们村好太多了。针对本村实际,我感觉发展手工艺无竞争优势,耕地少且运输困难,所以确定了以发展农牧业为主的扶贫思路,种植青稞和土豆,套种苹果和桃树。

  ——曹杨洪(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干部,更庆镇八美村驻村干部):八美村位于德格县城外海拔3700米的高山上,要上山6公里才能到村里,山上有水但没电,而且是空巢村,只有5户人家,其他都搬下来住了。村里主要收入还是靠政策性补助,靠低保,以及虫草和樟子菌。我的做法主要还是争取帮助村民回迁、复耕,种植土豆、青稞、玉米,并形成一定规模。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贫穷不会生根,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对生活充满希望,美好的日子就在不远的将来。

驻村干部做的早饭

达马乡贡空村村民和他的妻子

  村里大多没有很好的洗澡条件,见到驻村干部的时候,他们的头发打着结,衣服也都半旧不新,高原长期的风吹日晒给他们的皮肤打上了深深的釉色。可是他们每个人都是目光灼灼,像是燃烧着生命的力量。将心比心,他们其实和我们调研团这些青年干部都是一样的年纪,那些在藏地挂职中可以想象到的身体的不适、语言的障碍以及来自年轻夫妻家庭的种种压力,这些困难他们却连一句都没提!

  每个人青春都很短暂,有的人用来迷茫,有的人用来奉献。如果有人问我,你最佩服怎样的青春?我想说,其实我一直认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与拥有的物质财富多少无关,与其地位、名望也没有绝对的关系。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他能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多做点实事,多做点好事,就像这群不问前路凶险,把生命和这片雪域高原紧紧联结在一起的驻村干部,他们的青春最值得!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