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月16日讯 (记者 边境) 记者从2月16日召开的吉林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干旱缺水在吉林省西部地区乃至全省已呈现一种常态化趋势,干旱时间在延长,干旱范围在扩大,干旱程度在加重,因此,抗旱工作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今年2月以来,我国北方15省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国家防总首次启动了一级抗旱应急响应。吉林省旱情也在持续发展,从2月上旬水利工程蓄水情况看,全省以灌溉为主的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虽然多于历年,但随着旱情发展,用水形势不容乐观。目前预测,今年全省930万亩水田灌区基本可以正常灌溉,但中西部地区多数地方土壤含水较差,如果春耕前没有有效降水,全省耕地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另外,也可能出现少数县城、部分农村人口、部分大牲畜临时缺水问题。
因此,吉林省把抗旱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性任务,不断强化应对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抗旱能力,牢固树立抗旱、抗大旱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春播,拿全苗,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中部地区增打抗旱水源井,西部地区修整配套现有水源井,东部地区新建临时性抗旱补水井,健全抗旱服务组织体系。确保发生较大旱情时,人民群众生活用水有保障,工农业生产不受大的影响,生态用水能够科学调剂。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