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场
中国水利网站2月7日讯 (记者 陈君) 去年12月以来,全国旱区各地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24亿亩。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当前抗旱信息通报会上了解到的。会议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主持,他向媒体通报了当前旱情、近期抗旱工作、下阶段抗旱对策措施等,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议首先通报了当前的旱情。截至2月6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61亿亩,加上去冬三北地区干封地面积1.40亿亩,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3.01亿亩,比常年同期多1.11亿亩,多58%,有437万人、210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北方冬麦区受旱面积1.54亿亩,重旱面积5372万亩、干枯394万亩。
面对罕见的旱灾,国家防总、水利部以及各地水利部门紧急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旱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着力抓好抗旱保苗、保夏粮生产工作,千方百计减轻旱情损失。继2月5日国务院派出4个由国家防总成员单位领导带队的抗旱工作组后, 2月6日,国家防总又派出8个水利专家组分赴旱区各地,指导抗旱工作。
旱区各地把抗旱浇麦保夏粮丰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管理,开辟水源,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和调度,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以来,旱区各地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24亿亩。近期北方冬麦区各省合计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238万人、开动机电井118万眼、泵站1.9万处、抗旱机动设备156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4.9万辆。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据统计,去冬以来冬麦区有5000多支县乡抗旱服务队每天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农户,累计投入抗旱机动运水车5.6万辆次,帮助群众完成抗旱浇地560多万亩次,解决了57多万人次和3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安徽省1月20日启动抗旱II级响应,每天在媒体上发布《旱情通报》;省防指及时调控淮河干支流水位,调度茨淮新河上桥抽水站开机提水4000多万立方米,怀洪新河何巷闸按50立方米每秒引水;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帮助困难农户抗旱浇灌近万亩。截至2月4日,全省累计浇灌面积2012万亩,占受旱面积的75%,仅2月2日至4日,全省就新增浇灌面积300万亩。
河南省2月5日启动抗旱Ⅰ级应急响应,全省各地所有灌溉设施和1000多个抗旱服务队全部启动,大中型灌区200多处,累计浇灌面积5989万亩次;农业、水利、农机、电力等系统共派出26000多支技术小分队,帮助群众抗旱浇麦;各地开办抗旱浇麦专栏4800多期,专家讲座6200多次,印发宣传材料3000多万份,科学指导群众抗旱浇麦;全省派出工作组、暗访组3800多个,对抗旱浇麦工作进行全面督察、检查、指导。
山西省政府2月2日发布干旱橙色预警,启动抗旱II级响应;全省115支抗旱服务队累计出动拉运水车辆13000余台次,送水50000余方。江苏省防指要求各地控制湖库的出流,做好蓄水供水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供水浇地8500万立方米。
山东省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都对抗旱工作做出了指示,省防指于2月6日启动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Ⅰ级响应,全省1500多个抗旱服务组织均深入抗旱一线,打井2500多眼、维修抗旱机具7500余台套,出动2300辆车次为群众拉水送水。
陕西省防指于2月3日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先后5次发出紧急通知、7次派出工作组部署指导抗旱工作,各地防办组织了2000多辆送水车,紧急解决了3.2万人、1.9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
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省长胡春华对抗旱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抗旱浇地,目前全省已冬灌麦田1800多万亩。
甘肃省旱区各地共拉运水13多万立方米,临时解决了约9万人的饮水困难。
黄委根据《黄河流域抗旱预案(试行)》,2月6日发布黄河流域干旱红色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小浪底水库加大泄量至700立方米/秒。
会议确定了下阶段的抗旱对策措施。一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北方冬麦区是我国夏粮主产区,也是老旱区,旱灾损失历来严重。近十多年来,由于黄淮海大部区域降水严重偏少,干旱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抗旱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抗旱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抗长旱的思想,从最坏处着眼,往最好处努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抗旱责任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领导、组织、责任、措施四到位。
二要加大抗旱资金物资投入力度。随着重旱区抗旱难度不断加大,抗旱成本越来越高,中央在进一步加大冬麦区抗旱投入的基础上,对春播面积大,去冬干封地面积多的东北地区,以及陆续进入春耕生产的南方地区抗旱工作也要给予投入和关注。地方各级政府也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投入,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辟财源。各地还应当根据干旱灾害特点、规律,加强抗旱物资的储备,以满足抗旱需要。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做好抗旱用油、用电指标的落实,全力做好抗旱工作。
三要加派工作组加大指导力度。近期水利部将在前期派出6个由部级领导和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的基础上,再次组织一批由部里有关司局和部门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到重旱区协助地方抗旱工作。同时,2月6日水利部还派出了8个由水利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到冬麦区指导地方抗旱工作。下一步我们还将视旱情发展变化情况,随时加强这方面的力量。
四要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的作用。目前全国有11000多支县乡抗旱服务队,其中冬麦区就有5000多支服务队。各级水利部门要注意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应急抗旱作用,有关部门要增加对抗旱服务组织的投入,增强其抗旱服务能力。当前各级抗旱服务队要竭尽全力帮助旱区群众拉水送水,解决生活用水困难,特别是对农村鳏寡孤独的弱势群体要给予重点帮扶,尽最大努力为旱区群众提供相关抗旱服务。
五要加强水源的科学管理和调度。随着春季气温回暖,冬麦区小麦将从南到北逐步开始返青,当前抗旱工作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各地要竭尽所能,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用水。要加强科学调度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灌溉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的抗旱骨干作用,开动一切灌溉设备,努力扩大浇灌面积;有条件地区要积极推广使用再生水和其它非传统水源;要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六要抓紧抢修部分抗旱设施。当前,各地要结合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加强抗旱设施建设,特别是各类节水设施的建设。水源紧缺区要因地制宜加快修建各种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加强打井、挖泉、截潜流等工作力度。要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扩大泵站技术改造实施范围和规模,不断提高蓄水、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控制性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不断完善抗旱工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七要统筹兼顾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当前,部分冬麦区城乡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仍很突出。各地在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全力以赴开展农业抗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统筹兼顾,把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要位置,必要时要采取应急措施,组织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工矿企业等部门单位为困难群众拉水送水,保证群众有水吃。
八要密切掌握旱情的发展变化情况。各地要加强旱情的监测预报,做好旱情的分析评估,要及时反映抗旱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加强对基层抗旱工作的指导,加强抗旱宣传工作。旱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做好抗旱用油、用电指标的落实,全力做好抗旱工作。
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