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王洪斌 蔡媛媛) 12月20日,记者随三晋兴水战略采访团来到位于安泽县的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枢纽工程建设工地。深冬的沁河岸边,寒风刺骨。施工人员正在为开挖好的导流明渠铺设防渗膜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高福平对记者说,全体工程建设者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为12月25日前实现大坝截流做最后冲刺。
和川引水枢纽工程是实现从山西省内相对富水的沁河向水资源供给不足的汾河调水的一项关键工程,工程建成后,年可供水5900万立方米,可有效缓解临汾市汾东地区工业和城市用水,改善汾河下游15处泵站、约60万余亩的灌溉水源,使安泽县城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枢纽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兴水战略确定的应急水源工程之一,属于省重点工程。该工程总投资3.5亿元,总库容989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653平方公里。工程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由挡水坝段和泄洪排沙底孔坝段组成,共11个坝段。大坝防洪设计标准五十年一遇,校核标准五百年一遇。
据了解,该工程于2008年3月27日开工建设,到2009年底枢纽主体工程将全部完工并实现下闸蓄水。
背景链接:
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水供水能力,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兴水战略的核心。结合水利部的指导意见,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利建设的基本思路:即建设一批应急水源工程,在丰水年和正常年份,主要使用地表水,科学有效地涵养地下水,使地下水储量逐步得以恢复。在特殊干旱年份,如果地表水供给不足,由地下水予以补充。
山西省确定建设35项以地表水开发利用为主的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总目标是:通过新建35项拦蓄、引水工程和已建成的张峰水库和横泉水库,正常年份可增加地表水供给能力15亿立方米,同时可补充2亿—3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加上修复改造一批病险水库,使地表水由现在的20亿立方米增加到40亿立方米,地下水由现状的40亿立方米减少到30亿立方米,加上引黄水,基本满足全省今后10年预计的70亿立方米用水需求,以此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并使地下水超采区的不合理用水结构趋于合理。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