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12月17日下午,记者跟随三晋兴水战略采风团来到长治市。长治市水务局局长王俊杰向大家宣布了一个特大喜讯:截至目前,全市十一五规划内的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得到全部解决,提前两年完成任务,兑现了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让百姓提前受益,彰显当地政府的爱民之心。
2006年以来,长治市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各类工程1641处,累计完成工程总投资3.5亿元,解决了3334个自然村的82.4万人11.6万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再也不用吃苦咸水了……
在长子县吴村,年过七旬的杨国祥老人把大家带到他家的厨房里,打开水龙头说:“这水又甜又干净,以后再也不用吃浅井里的苦咸水了。”长子县水利局技术人员介绍,过去这一带的农民长期饮用浇地用的浅井水,水质苦咸,严重影响到群众的身体健康。能在家里安装水龙头并喝上干净的水,是许多像杨国祥一样世代饱受水困的农民梦寐以求之事。
杨国祥老人家里用的自来水来自新建的岚源集中供水工程。岚源集中供水工程于2007年3月动工兴建,水源来自鲍家河水库,通过2套水净化设备处理后,可解决4个乡镇、54个行政村、4.4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缘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根据2005年普查统计,长治市仍有82.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34.2%。2006年,该市紧跟全省的步伐解决了16.8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为了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安全水、放心水,长治市委、市政府作出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的决定。有了贷款资金的保障,工程进度明显加快。经过2006至2008年三年时间建设,该市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长治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具体实施办法是,在全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工作要求总体框架内,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市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借款人统贷统还,国家、省今后下达的饮水资金和市、县配套资金为主要还款来源,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补齐,水利部门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建后管理。
11月29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山西省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组织的开发性金融支持产业化扶贫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该市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经验和做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