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记者与内蒙古水利厅陈欣副厅长到包头市土右旗境内的黄河堤防段,沿河察看河势和冰情,检查当地防凌工作情况。
一大早就刮起了大风。越野车在通往河堤的小道上颠颠簸簸中行进,车后荡动着一条长长的“土龙”。车子背风一侧的玻璃上,挂满了潮湿的土尘。无遮无拦的黄河堤坝上,风裹挟着黄土,还夹带着昨天落下的雪粒,一阵阵、一股股地扑打在人们身上,冰冷刺骨。好厉害的“白毛风”啊!
在李五营子堤防上,陈欣一边察看冰情,一边倾听土右旗刘副旗长及当地防汛部门负责人的汇报,不时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当了解到该堤防段有15公里吃水时,他强调,要加强对吃水段落的巡查,决不能因解冻凌汛还未到来,就放松警惕。
五惧牛段是黄河内蒙古段的首封河段。这里和李五营子河段的冰厚相同,达85厘米。当地负责人说,冰层厚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封冻时间长;其次是封河形式为“立封”。同时,它既是最早的封河段,也是最晚的开河段,冰凌在此滞留的时间最长,也最容易发生险情。
庆龙店涵洞是每年查险防护的重中之重。陈欣要求:首要任务是看护好涵洞,稍一麻痹大意,就会酿成大祸。
在皿己卜险工段,但见丁字坝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垛垛用铅丝笼子“套住”的石头,威武地镇守在堤坝上。只有这样才符合标准,才能在凌水淘堤时达到整笼下水,水撼不动的效果,发挥的作用很大。
皿己卜险工段是土右旗防凌的重点。旗防办何主任说,这个段落是我们严防死守的关键,我们既要守好它,还要防止凌水从它的后面侵入格堤,形成包抄的态势那就麻烦了。
在五大成堤防管理所,大家一起仔细研究包头市的防凌形势图。包头市境内河段较为复杂,整体呈3个大弯、6个小弯,极易造成卡冰结坝,这给防凌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目前,土右旗有近50%的堤防段吃水。陈欣说,在凌近的时候,要高度注意特殊情况下出现的特殊问题,加大巡堤查险的力度,要加强各项预案的检查落实,关键时刻要保证预案能启动实施。不能启动的预案是假预案。大家都要抓真的、干实的。
旗防办何主任介绍说,他们已实行了24小时值班和护堤巡防制,河堤上搭起了帐篷,巡堤人员吃住都在河堤上。
管理所所长叫张铁牛,是个有30多年“工龄”的老防凌。老张对于管辖的河段了如指掌。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老张和其他护堤人员至今仍是临时工,今后的生活还是个问题。陈欣对刘副旗长说,旗里要尽快研究解决他们的问题,不能让辛辛苦苦看了几十年堤的老同志,回到家后没饭吃。
下午,在返回的路上,望着冰面上被风吹成一条条状如哈达的雪,陈欣说,通过两天的实地察看和了解,包头段的防凌情况已基本上心中有数了。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2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