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凉市淤地坝建设稳步推进
|
|
2007-06-04 |
甘肃省平凉市为促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自2003年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平凉市成立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积极完善管理体制,努力创新管理机制,使田家沟、庙龙沟2条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2003年以来,平凉市先后开展了田家沟、庙龙沟2条小流域坝系工程的建设工作。作为第一批试点工程的泾川县田家沟坝系,目前已完成了21座淤地坝的建设任务(其中骨干坝2座,中型淤地坝9座,小型淤地坝10座),完成投资1284.4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55万元)。庄浪县庙龙沟小流域坝系工程自2006年3月开始实施以来,目前已完成骨干坝1座、中型淤地坝1座、小型淤地坝2座,完成投资18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0万元)。
一、完善体制,创新机制
平凉市在国家启动淤地坝建设试点工程之初,为了切实保证全市淤地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促进淤地坝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即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财政、发改、审计、水利、水保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平凉市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把淤地坝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组织上为淤地坝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泾川县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水保局、发展计划局、水务局、林业局、建设局、气象局局长以及流域内各乡(镇)长为成员的田家沟坝系建设领导小组,专门协调坝系建设项目中存在和遇到的问题,为坝系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庄浪县为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成立了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庄浪县淤地坝建设管理办公室,并组成以水保局为主体的工作实体班子,选派技术骨干进驻流域,蹲点抓工程建设,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与责任,狠抓考核与奖惩,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按照“水保统一规划,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设管理体制,与农、林、水等部门形成合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制。
二、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平凉市为了加强淤地坝建设管理工作,于2006年年初制定颁布了《平凉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在《甘肃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淤地坝在前期设计中要进行地质勘察描述、土工试验,砼配合比设计与抗压试验,骨干坝原则要求要做坝体稳定分析、对坝系要进行溃坝验算与评估等内容;在施工建设中增加了对单坝工程要进行质量检验单元划分和对每个单元工程要填报质量检测评定表等内容,即对工程质量要通过检测数字评定出优劣,以弥补原来用感性描述和无根据定性工程质量的不足;在资金管理上制定了《淤地坝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使淤地坝建设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三、完善“四制”,规范运作
根据水利部制定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办法》和《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泾川、庄浪两县在淤地坝建设中全面完善落实了“四制”,一是以县水保局作为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负责;二是严格按照基建项目招投标办法,组建了县水土保持工程招标小组,采用对骨干坝进行招投标,中型淤地坝和小型淤地坝采用议标的方式进行招标,在招投标中严格施工资质管理并优先考虑有施工经验的单位,并对中标的施工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健全了坝系工程资金专账,根据阶段性完成的工程量,经项目法人和监理工程师及施工人员三方签字后方可报账;四是继续实行项目监理制,两县项目法人分别与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及西安黄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签定了监理合同,通过对坝系工程实行全程监理,有力地推进了两县淤地坝建设的规范化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有序运作。
四、严格纪律,管好资金
在资金管理上,平凉市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市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淤地坝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办事,对淤地坝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并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建设规模。在不同施工阶段,凭质检验收单申请报账,堵塞资金漏洞,提高资金运作效果。并按工程进度要求,由项目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地方匹配资金,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
五、不断探索,加强管护
庄浪县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在加快坝系建设的同时,针对工程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出台了《庄浪县治沟骨干坝管理办法》和《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保护公约》,同时大力推进以生态修复为主的人工围栏、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等措施,严厉查处人为破坏坝库工程设施的行为。对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绝不迁就,进行严肃查处,从而保证了坝库安全运行。
在管护好工程的同时,庄浪县还积极探索管理新的机制。由县财政局每年核算坝库管理费5万元作为工程运行管理基金,用以修建管护哨所、工程维修和解决工程管护人员报酬。每个工程竣工验收后,都由县政府以合同的形式移交给工程所在乡镇,划定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树立标志碑,实行属地管理。同时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加大坝库产权改革力度,实现坝库“建管分离”,推进坝系效益的最大化,最终达到“以坝养坝,以坝富民”的治理目标。 (平凉市水保总站)
来源: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淤地坝建设管理办公室
|
|
|
SRC-5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