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改造与改革同步推进 全面提升灌区建设与管理水平

2011-03-28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代表发言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南部腹地,历史悠久,始于秦汉,兴于清末,成形于民国,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和全国特大型灌区之一,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现引黄控制面积1680万亩,灌溉面积861万亩,农业人口110余万,年引黄河水量指标40亿m3。已形成灌排配套的骨干工程体系,现有各类水工建筑物13.2万座,各级灌排水渠(沟)道10.3万条、6.3万km。河灌总局与巴彦淖尔市水务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是灌区的管理机构,又是全市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近年来,灌区按照"两改一提高"的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以灌排配套建设为重点,以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核心,以加快水务水管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三个体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加快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行政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建立与农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管体系;加速推进水务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由为农业服务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转变,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当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工程状况明显改善
  (一)大力实施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一是投入逐年增加。从1998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灌区的节水改造。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项目投资力度大幅提升。工程实施12年来,累计下达投资近1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6.87亿元,地方配套3.13亿元。二是合理安排项目。重点选择渗漏严重、输水损失大、节水效益好的骨干渠段进行防渗衬砌和建筑物配套,优先安排影响灌区安全运行的病险和"卡脖子"工程。三是狠抓工程建设管理。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全面强化了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和建设进度管理,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历年审计和稽查中,均给予较好评价。至2010年,已完成骨干渠道衬砌142km,整治和疏浚骨干渠沟道2426km,配套各类建筑物863座。已改造的渠段渠道水利用系数平均提高了0.156,骨干渠沟道完好率由44.7%提高到58%,骨干建筑物完好率由60%提高到79.6%,有效提高了灌排保障能力,年实现工程节水1.5亿m3。同时,通过节水改造,降低了土壤盐碱化,改善了土壤种植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
  (二)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创新投入机制,按照"统一规划、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2007年编制了《河套灌区农田水利总体规划》,将土地整理、农业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目前已完成的180万亩农田基本达到渠、沟、路、林、田"五配套"。为了推进农业节水,从2009年开始,在灌区启动了1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过去几年,在灌区经济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先后筹集引导资金4000多万元,带动各旗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亿多元,实施了排干畅通、渠道清淤、小型田间工程等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水务水管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07年,市政府研究批准了《巴彦淖尔市水务体制和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市范围内的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配置、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监控水质"的"六统一"管理,为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提供了体制保证;在保留水利原有职能的基础上,新增了城镇涉水事务管理职能;对旗县水政大队实行垂直管理,实现了由"多龙管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对灌区水管单位进行了"两定",落实了"两费",理顺了经费来源渠道。2010年,全灌区6275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现了灌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二)群管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
  从1998年开始,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先后组建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的用水组织1186个,其中已注册协会316个,改制覆盖面达到100%。为了加强协会能力建设,在管理上推行"指标到协会、量水到直口",灌区每年拿出水费收入的5%近700万元支持协会运行,每年投入100万元更新量水设施,2006年市政府又专门下发了《完善群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办公场所标准化、协会组织合法化、制度建设规范化、运行维护经常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要求,积极开展标准化协会建设,每年投入250万元,带动旗县、村镇配套资金1000万元,三年建成了标准化协会100个。对群管水价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从2008年开始,在灌区全面推行终端水价改革,实现了国管、群管水费"两费合一、一价到户",从根本上解决了群管工程维护和协会运行经费问题。目前,群管组织已成为农村管水用水和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力量。
  (三)水务市场化快速推进
  2006年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水务公司,并定位为市政府融资平台,授予了三项特许经营权和六项职能,负责全市非农用水的经营服务工作,牵头整合和培育壮大全市的水务产业,逐步建立水服务体系。四年来,水务公司积极通过资产整合、市场融资、项目带动、产业延伸,已形成工业及城镇供水、水系房地产开发、水生态治理、水利施工、技术研发和智力服务六大产业板块,公司资产由成立之初500万元增加到现在52.2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计7.437亿元。
  三、加强配水用水管理,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效率不断提高
  (一)服务农业能力全面加强
  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农业作为第一要务,过去几年,针对黄河来水不足、水量调度刚性约束、种植结构复杂、用水矛盾高峰难错的严峻形势,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节约转让",采取"配水到灌域"、"以水定播"等措施,基本满足了农业用水需求。通过加快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力推进群管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等综合措施,10年来累计节水近30亿m3,不仅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矛盾做出了贡献。河灌总局成立20多年来,全市的粮食总产量由1987年的13亿斤增加到2010年的49.6亿斤,增加了2.8倍;农牧民纯收入由751元增加到8240元,增长11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00多元。
  (二)服务地区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在坚持为农业服务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全市经济转型,调整用水结构,实施水权转换,一批工业供水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供水能力7000多万 m3,支持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另外,从2003年开始,利用灌区现有工程,引用黄河凌汛槽蓄水进行分洪减灾,累计为生态补水6亿m3,既减轻了黄河防凌压力,也有效地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
  (三)水费计收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以供水直口渠为单位,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群管组织直接签订供水收费合同,划小收费单元,避开乡镇等中间环节,杜绝了乱收费、乱加价问题,减轻了农民水费负担。二是水管单位对群管组织全面推行水票供水或轮次收费,群管组织对农户推行灌溉亩次计费,一轮一结。三是实行"水量、水价、水费、面积"四公开,测流量水互监共测,签字认可,定期公布,规范了水费计收程序,增加了透明度。四是采取优费优水、量费挂钩、按费排队、以费定量、供够关口,推行供水收费一体化。五是定期开展供水满意度调查,联合媒体积极开展以灌区农户为评价主体的行风评议活动,将用水户的满意程度作为主要的服务评价标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用优质的服务促进收费。六是全面推行"两费合一,一价到户,直口计量,亩次计费,开票到户,明白卡到户"的终端水价改革,促进了灌区水费的公平分摊,恢复了水价调节用水的经济杠杆作用。同时,实行"计划管理、超用加价"的水价政策,计划内用水价格下浮,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促进了农业节水、农民减费。经过综合改革,灌区水费多年来均能按时100%足额收取。
  (四)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2003年河套灌区被列为全国信息化建设示范灌区,几年来累计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在项目建设中,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先进适用"的原则,充分利用有限资金,采取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在技术难点上有所突破。目前已初步建成水情信息采集、气象土壤墒情采集、水费查询计收、水质监测等系统,并已开始发挥作用。
  四、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五方面工作
  回顾过去走过的历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灌区还存在着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机制没有形成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加快水利发展刻不容缓。前不久,中央、自治区先后下发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两个一号文件,巴彦淖尔市也即将出台自己的一号文件,河套灌区又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我们将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二是加快田间工程建设,尽快形成田间工程建设投入新机制,力争到2020年,全灌区基本农田全部实现高标准"五配套"。三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争取用5年的努力,建成150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全灌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力争实现农业节水5亿m3。四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努力促进农业节水的新机制。五是加强制度创新和项目前期工作,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我们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让古老灌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3月28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东阿黄河河务局调运险物资驰援泰安森林大火扑救
齐河黄河河务局紧急支援长清山火扑救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志水利部分编纂业务培训班暨集中编纂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抚州市出台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管理考核办法
中瑞水管理合作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暨中瑞合作项目签字仪式举行
广东省召开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 陈雷出席并讲话
广东省召开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 陈雷出席并讲话
汉江集团水电开发项目建设形势喜人
舟曲白龙江城区段防洪主体工程提前完成
舟曲白龙江城区段防洪主体工程提前完成
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带队检查防汛准备工作
甘肃省防指召开2011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
长江委召开水利前期工作项目储备库建设专家咨询会议
蔡其华率长江防总检查组赴江苏开展汛前检查
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
水利部部长陈雷:支持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
水利部与广东省签订合作备忘录
水利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
胡四一出席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会议
陈雷在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总结表彰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大会上的讲话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