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什克腾旗牧区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
|
2006-10-27 |
本站10月27日讯(记者 李建国)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抓住京津风沙源治理的机遇,突出牧区水利建设重点,以修建水源工程为中心,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切实加强牧区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建设几年来,全旗水资源配置能力和使用率得到极大提高,水利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种水利设施在牧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克什克腾旗把牧区水利建设作为全旗水利的主攻目标,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通过几年的努力,到目前,全旗共建成家庭小草库伦3794处,围封面积7.21万亩,共打配机电井和水源管井445眼。其中,供水基本井45眼,水泥管井400眼,共解决了1.59万人、16.58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发展饲草料灌溉面积1.0万亩,建成牧区草原节水示范工程2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770亩,建成牧区草原灌区3处,其中,达里联合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贡根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布合台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
该旗在牧区水利项目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在节水灌溉、水源工程、节水措施、牧草种植等方面,综合运用先进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先进科技成果实现水、草、林、护统一。坚持以水为中心,突出多年生优质人工牧草和优良种子的引进,因地制宜选择节水灌溉措施,坚持发展生态畜牧业新观念,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为草原畜牧业产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经营提供典型示范作用。项目验收后,由水利局有关人员和所在苏木(镇)共同组成抗旱队,按时满足灌溉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在水利固定资产管理上,主要采取苏木水管站和旗水利抗旱服务队双层管理,负责水利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在管理机制上实行成本核算、“专人负责、定向服务”,达到以水养水的管理目标。收费价格按照满足运行成本、折旧、维修费用的原则征收水费,保证价格合理。收取的水费除用于工资支出外,必须满足维护运行所需。水费设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利用轻建设的旧观念,促进了草畜平衡和草牧场“双权”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提高了牧区集约化经营水平,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草原、恢复生态平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走出了一条牧区科学的建、养、管、供的路子,促进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治理,从而建立了高产优质的生态系统,对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畜群周转率,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改善牧民生活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建设措施上,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职责。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全过程,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二是提高技术素质。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学习和先进技术的观摩借鉴,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三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合理规划、施工,综合治理,实行渠、管、田、林、路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在项目资金筹集中,采取国家补助与牧民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鼓励牧民投资投劳,保证了项目的进展。五是严格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程施工管理上,实行把工程监理真正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上;在资金管理上,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自筹资金与国家补助资金统一配置使用,做到专款专用,账目清楚,手续齐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10月27日
|
|
李建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