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14日讯(通讯员 孙又欣)湖北天门市防汛部门积极践行利用雨洪资源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抗旱的理念,近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了水资源效益最大化。 7月中旬以来,该市降雨稀少,晴热高温,8月7日立秋之后,高峰时有近百万亩农田出现旱情,尤以灌溉尾端的四个乡镇旱情较重。为主动防旱抗旱,市防汛部门提早准备,早在7月上旬防范洪涝灾害的同时,开启汉江罗汉寺闸抢引过境客水,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控制闸门引水70立方米每秒左右,以灌湖、灌堰、灌河,尽可能多蓄多保水,把握了抗旱主动权。 当旱情初现时,市防汛部门加大了罗汉寺闸引水流量,最大引流105立方米每秒,重点解决了大面积农田灌溉问题。与此同时,该市实行长流水灌溉,凡引汉江水的灌区各总支干渠涵闸不节制,实行长流水,加快水的流速,尽量把水引向下游,以解决尾端灌溉问题。在此基础上,该市还对5座小水力发电站全部实行封堵,确保农业灌溉用水。 在灌溉方式上,该市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先堵漏后调水的原则,对各灌溉支渠组织力量巡查,杜绝跑冒滴漏和不合理用水,共计清除渠道杂草近20公里、阻水障碍物13处、封堵漏水点8处,做到了水畅其流,水尽其效。除引江水、灌田水外,该市还充分发挥大观桥水库抗旱功能,放水100万立方米,解决了佛子山镇5个村抗旱用水。 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和组织人力抗旱,全市抗旱减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没有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作物绝收现象,为农业丰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水资源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8月14日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