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中下游河道防洪障碍严重 危及两县七镇六十多万人安全
水法广东行记者采访手记
本站11月4日讯(记者 粤水婷)鳌江是一条跨揭阳、汕尾两市的河流,集水面积322平方公里,全长42公里。1955年由汕头地区组织惠来、陆丰两县(市)人民在河流出海口兴建惠陆鳌江桥闸。1958年、1978年、1996年先后三次扩建加固。现在已建成由五座排水闸和挡潮堤组成的枢纽工程,堤闸总长680米,水闸共33孔 ,总净宽109.6米。最大排水流量1512立米/秒,惠陆鳌江桥闸是一座集防潮、排涝为主,结合灌溉和交通和利用桥闸调节库容挡咸潮蓄淡水的多功能跨市中型水闸。捍卫惠来、陆丰两县市七镇(场)65万多人、51265亩耕地安全利益。
据调查,近几年惠来县的岐石、鳌江镇以及陆丰市的甲子、甲东、甲西镇部分村民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在鳌江河道范围内设置定地网养殖鱼虾,人为设障现象严重。从鳌江桥闸上游1000米至甲子港出海口的4公里河面上是主要设障区域,河道中间只留20至30米的行船航道,河两边都是违章定地网养殖,总面积为6665亩,其中惠来县范围约2597亩,陆丰市范围约4068亩。设障区域主要分布于鳌江河左岸,约230宗,其中岐石镇范围约175宗2100亩(即从鳌江水闸下游至林美村段约105宗1520亩;从林美村至前讯村段约25宗200亩;从鳌江水闸上游鳌江镇东岱村的览表段约45宗380亩);鳌江镇范围约55宗497亩(即从东岱村至新林村约15宗150亩;从新林村至中沃村40宗约347亩)。陆丰市设障范围主要分布于鳌江河右岸,甲东镇约2400亩,甲子镇约1200亩,甲西镇约468亩。
每逢汛期上游洪水夹带水浮莲等河面飘浮物受到渔网及围养竹杆堵塞,严重阻碍河道行洪,导致鳌江河抬高水位,拉长排洪时间,延长上游低洼地农田受浸时间,若当日降雨量在100毫米时,河道排洪时间需5天以上,直接威胁着惠陆鳌江桥闸、甲东渡槽桥和河道两岸堤围安全。同时,也影响鳌江的交通运输功能,平时大部分船只无法行驶,给惠来、陆丰二市县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清除鳌江河道阻水障碍物确保水利工程和65万人防洪安全不容等闲视之。
对此,惠来县委、县政府把鳌江河设障及清障列入议事日程。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也将其列入人大议案。县水利部门和三防指挥部组织有关力量配合受益镇利用电视、简报、横幅等形式对设障者进行宣传教育。并以三防指挥部名义发出通知,要求受益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阻水障碍物,按“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三防指挥部责令设障者在规定期限内清除。
但是由于鳌江河是垮地区工程,由任何一方组织清障会带来如下难度:水利管理体制不适应于当前水利工程管理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工资、管理经费及维修养护费不落实;执法人员少,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工作经费及执法装备如车、船、通迅工具等没法落实配套。
由于鳌江河设障及清障涉及二市二县范围,同时清除鳌江河定地网养殖需动用船只进行人工拆除,每亩约需清障资金164元,6665亩共需清障经费110万元,其中惠来县约需43万元,陆丰市约需67万元。当地干群强烈呼吁,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协调组织揭阳市、汕尾市、惠来县和陆丰市联合开展二市二县统一的清障专项行动;同时解决清障急需110万元经费。
来源:中国水利网2007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