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开河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段后,防凌处在了最关键和最紧张的时期。 因为这一段堤防比较薄弱,河道弯曲多变,凌块易卡冰结坝,加之水位较高。
3月17日下午,记者同内蒙古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的高级工程师闫新光驱车赶到包头市九原区打不素河段,察看堤防管涌渗漏抢护情况。
黄河未开的河面白茫茫一片。车子行走的堤防吃水段落很长,多处段落主流贴堤而行,水流哗哗。堤防上早已储备着一堆堆砂土料。
闫新光告诉记者,这里部分河段主流已拉通。河水贴堤段很容易出现管涌和渗漏险情。
前面的大堤下,果见几人在忙活着。近前一看,一股细流顺着堤脚汩汩流出。出水处围堵着砂料,清水从砂中流出。九原区防办主任杨志带着几名护堤员和群众正在装砂填堵。
杨志说:“这处管涌是前几天发生的,前面还有两处,直径大约都在20厘米左右。我们每小时都要仔细查看,24小时不间断。”
闫新光介绍说,管涌处理方法是在出水孔内填反滤料,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细沙,然后粗砂,再填砂砾石,最后用碎石压重。主要是不让水流将堤防的土带出,带出了泥土要不及时填堵,就会形成孔洞以至决堤。
正说着,九原区武装部的牛部长查堤也来到这儿。这段堤防归他负责。他说:“民兵早已做好准备,随时都能上阵。”
杨主任说:“这一段有近4公里堤防段标准低,是沙坝,坝质差,属碱性土质。‘打不素’,蒙语是咸盐的意思。可见这一带土质是啥样了。就这4公里,水位距堤顶1.3至1.5米,已接近警戒水位了。”
进了堤防管理所,见几盏防汛抢险应急灯正在充电。护堤员说:“夜里巡堤全靠它。这是国家防总前些日子紧急拨来的防凌抢险物资。”
据指挥部高级工程师谢占有介绍,黄河内蒙古段开河以来,三盛公水利枢纽以下水位上涨,超过了凌期历史最高水位,导致堤防渗漏管涌险情频发。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等堤防几乎全线吃水。这些河段都存在管涌渗漏的情况,仅杭锦旗就处理了39处管涌险情,经过地方干部群众全力抢护,控制了险情。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