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防凌前线“新闻官”(3月17日)


2006-03-17

    内蒙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人员基本上由3个方面组成: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空军部队地面引导组与执行空中侦察任务的“运五”机组人员以及水利报内蒙记者站人员。

    记者加入到防凌前线,同指挥部人员并肩作战已有许多年了。

    进驻指挥部后,就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防办郑春茂主任主管防凌各项工作;马信臣参谋长负责部队人员和与空军方面联系及地面引导指挥;新闻宣传工作这一块就由我负责。

 

    新闻宣传工作除及时报送防凌期间新近发生的新闻消息外,还负责接待和回答各个新闻媒体记者的询问和采访,另外,厅办公室领导也要求,要及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上报有关信息。

    职责一明确,我就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了。尤其是今年防凌的宣传工作与往年都不同。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和水利厅厅长戈锋同志以及陈欣副厅长亲自部署防凌的宣传工作。当面对我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加大力度,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报道。要把各地各级防凌部门和防凌一线人员的情况及时报道出去。要让新闻媒体的记者们能参与的尽量参与到防凌工作的宣传报道中来。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检查黄河防凌的时候,雷副主席和戈锋厅长对我说,我们内蒙古的黄河防凌工作,对于全国哪个流域来说,都是少有的。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防凌不要怕别人说,更不要自己不说。以前,我们就常犯这个错误。防凌这么大的事,关系到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事,关系到地区发展的事,而且是动用部队的事,是小事吗,就不能说吗?所以,宣传报道要把防凌工作的真实情况反映出去,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干这个工作是为了什么,认识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这一番话语说的我心里沉甸甸、热乎乎的。让人感到重任在身的同时,又让人感到踏实和激励,给人以鞭策和鼓舞的力量。

    领受了任务,反而觉得心里十分舒坦。我向领导们表示,决不辜负期望,一定要圆满完成这次光荣的任务,给自治区防凌工作增光,给奋战在防凌一线的同志们增光,让社会、让所有关心和支持防凌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时刻能了解到防凌工作情况。同时暗下决心,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拿出像样的东西来,为防凌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是黄河防凌工作,沿黄两岸上千公里,点多、线长,涉及面广。我就是跑断腿,也难以做到把各地的防凌动态及时报道,更何况,这还要通过电视、广播、图片等多种形式表现,发动各媒体力量,充分发挥信息传媒的作用。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把防凌工作报道出去。

    我一方面积极了解情况,掌握开河凌汛变化,多角度报道外,一方面协调中央和地方各级新闻媒体的记者,接待各媒体记者并协助电视台记者拍摄电视新闻等。及时快速地开展工作,准确有效地展开报道,使防凌宣传在短时间内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按照领导的要求,收到了全面开花、重点突破的效果。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和香港等报刊上都刊载报道了内蒙古的黄河防凌情况,形成了较好的宣传强势。以至好多人一见我,头一句话就说,又在ΧΧ上看到防凌的新闻报道了。 

    特别是当我的第一篇专写防凌工作情况的“随记”发到中国水利网后,中国水利网特意为我在“关注黄河凌汛”专题里,开辟了《记者手记:在测凌一线》,实时刊出报道,使我很受鼓舞,同时,也促使我更加不停歇地做好防凌宣传报道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3月17日

作者: 李建国
SRC-54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