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的记录
大年下的,如针的寒风刺透棉衣,望着河滩弥漫的风沙和河道内的流冰,我真不想让同志们上吊箱,可还是咬咬牙,喊一声“上”......


2006-02-23

     冬季黄河流凌期间是水文测验最为艰难的时期,不仅测验人员在空旷的河面上忍受刺骨的寒风,而且由于流冰影响,给正常的外业测验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甚至常规测验方法无法施测。

    大年初二气温骤降,下起了入冬以来当地最大的一场雪,河面上出现了流凌,原来计划好的春节期间轮流休息的安排打破了,同志们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正月初六8时,天气阴,气温零下9度,北风4~5级。按照要求今天应该测流了,最多可以推迟到明天。望着河滩弥漫的风沙和河道内逐渐增多的流冰,我心想若是今天测流同志们太受罪了,可是北风降温后明天流凌肯定会急剧增多,将难以用常规方法进行测验,不仅增加测验难度,而且测验精度将会降低。今天测还是不测?我不能不下狠心啊。

    8时20分,殷富臣和李成磊毅然蹬上吊箱开始了测验,如针的寒风刺透了棉衣,不一会他们已冻得瑟瑟发抖,脸颊木麻,双手疼痛不听了使唤。测深杆转眼间成了冰棍,又凉又滑。为了能够握住测深杆,他们测深后迅速在衣服上擦干双手,暖在贴身怀中,等到双手能够握住测深杆才能进行下一条垂线的测验,这又增加了野外测验历时。主槽水深达到8米多,殷富臣挥舞着又长又重又冰又滑的测深杆跪在吊箱上才能触到河底,还要注意躲避冰凌的碰撞。流速仪离开水面一会,旋浆就被冻住了,他们还要用准备好的热水烫开。靠近左岸两条垂线由于流冰密度大,无法使用流速仪进行测速,于是改为浮标法测量水面流速,岸上的几名同志迅速跟着流冰跑动起来。10时30分,测流结束,吊箱上的同志已是冻得手脚僵硬,而岸上跑冰速的同志头上则冒出了热气。

    本次流量成果经与以往测点对照,明显偏小。到底是实际情况还是测验误差?他们更换流速仪,技术科长邱新华,主测王明虎等6名同志立即赶往下游4公里处的浮桥进行了复测,测验结束已是下午13时30分,望着两份测验成果相符的资料,我们心里才踏实了。

    春节假期,万家团圆,走亲访友,我们的一天则是这样度过的。(艾山水文站站长 郭立新)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06年2月23日

作者: 郭立新
SRC-54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