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黑山四记

2015-10-30

  □本报记者 张焱 马加 罗兆军 陈锐 郭纯

  2015年秋天,收获的时节,记者随辽宁省水利厅农水局的工作人员,走访了黑山县的田间地头。 

   袁家村:蓝色的房子 

  今年旱。 

  关外的风吹拂在秋天的田野上,雨水一直稀薄。 

  这是初秋的辽西,锦州,黑山县。 

  连绵的金黄,余晖和苞米地渲染到一起。有些地块空旷开来。“今年旱啊,割地都割得早。”同行的人说了两遍。 

  去年就旱了,连旱了两年。“没雨水,啥也不好使。”在一般的玉米地里,今年亩产只收个大几百斤。啥概念呢?就是一亩地大致收个五六百块钱。 

  时下的玉米价格大致每斤八毛三。收获不多,收入也不多。 

  但在袁家村,有的高产户一亩地却收了900多公斤。 

  咋回事? 

  有收没收在于水呗。 

  水管员袁东良穿过一株株玉米,走向一间蓝色的田间建筑。玉米叶子哗啦啦地响,棒子却坚实。跟在后面的技术员彭月朗扒开棒子皮,露出琥珀色的整齐籽粒。 

  袁东良打开了那栋建筑的门,是井房。 

  三四平方米的密封小屋里,水井和控制器是不多的设施。内壁上还有个小匣子,彭月朗说:刷IC卡的,方便。 

  用水户就通过这IC卡控制灌溉的流程,控制器能够显示用水实时信息。 

  有人信手拍打了几下门壁,合成材料砰砰地响。“这玩意儿,老结实了。”袁东良笑得彻底,“啥都拿不走。”——原先的灌溉设施时不时会丢。 

  井房密封得严严实实,袁东良在里面热出一脸汗珠子。 

  就是这蓝色的房子,让袁家村玉米旱年不减产。 

  先充费再用水。一眼井管了160多亩地。全村31眼井,就管了5000亩地。 

  这31眼井和5000亩地,“就是咱水利部部署东北节水增粮行动的组成部分”。辽宁省水利厅农水局副局长李春龙说明了这件事儿。 

  31幢蓝房子连着粮食丰收大局。 

  姜屯镇水管站站长崔国荣说:“袁家村以前就是靠天吃饭,现在产量都上来了。一开始老百姓还因为占地不愿意,现在忙得小彭都睡不了觉。” 

  “睡不了觉”的小彭说:“一旱,老百姓就都明白了。都说还是这玩意儿好,能浇水能增产还省气力,不就花俩钱呗。” 

  村里有老两口正在干活儿。问一问,家里9亩地,一年浇地总共花了156块钱。算一算,按亩产900公斤计,收成能卖1万多块。 

  以前漫灌,包括人工成本在内,一亩地一小时就要8块钱,一年得灌6次。现在的节水灌溉省时省力,一亩地的成本27元。 

  小彭说:“老百姓开始不理解,后来‘很迎合’。” 

  其实不是群众“迎合”,而是蓝房子里面的水利建设,迎合了当地实际的民生需求。黑山县“节水增粮行动”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了覆盖全县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自2012年至今,县里共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1.2万亩,平均每亩增产300公斤,每年增加粮食收益近3360万元,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突破10亿公斤。 

  二 八道壕:末梢的打通 

  走进八道壕镇党委政府大院,左转就看见一方小院儿,坐落着一座独栋二层小楼。 

  深灰色的朴素楼体,腰间横亘着一道白色衬砌,简洁大方。 

  八道壕镇水利服务站到了。 

  “咋样儿?和党委政府住一家子,亲不?”水利厅的同志笑着打哈哈。 

  “那可不咋的,远亲不如近邻嘛,”站长李军迎了过来,“水利站受重视,工作也得劲儿。” 

  正在这里考察工作的锦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骐田说:“水利站离不开党委和政府。” 

  今年,辽宁省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使得水利服务站作用凸显,地位提高,效能增长,成为地方基层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力量。 

  小院儿干净整洁。这块地皮是政府专门为水利站征的地,还一并给解决了供水和供热问题。 

  当天是周二,轮到李军带着管理员齐春桥和刘利宏防汛值班,还有司机张晓东,24小时制。 

  二楼的档案室里存放了两柜子的档案文件,能数得过来的就有50多个档案盒,包括会议、培训、考核、巡查、考勤、值班、信息、协议、资产、责任书、台账、工程、村户等等。工程师赵东兰说,这也是今年全部规范起来的,建完了觉得“特别好使”。信手翻开一份《水厂管理权移交明细》,是2013年11月15日的档案文件,上面资产、数量、规格、价值、厂家信息桩桩俱备,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村委会、管理主体签章签字明明白白。 

  李军说,这都是按照水利局基层水利站管理办法执行的。 

  楼外的仓库里码放着物资。有的户外设备被拆卸下来存放到这里,准备来年再安装使用。一辆喷涂着“水利服务”的皮卡车停放在库里,还标着监督电话“5566571”。管理员说:“多好啊,精神儿的。”这也是水利站的“标配”。 

  李骐田说:水利站的硬件就是车、房、GPS、自行车、大喇叭,软件就是制度形成和档案管理。水管员的作用一下子就明显了,也就是说,“末梢”打通了。 

  现在,黑山县共落实乡镇水利服务站全额拨款事业编制63人,人员档案及工资关系划归县水利局管理,公开选用的278名水管员也正式上岗。 

   刘爽:供水站来了个年轻人 

  刘爽很敞亮。在龙湾水厂的地下滤水罐旁遇到她,短发,套件宽大的黑色T恤衫,袖子挽得高高的,忙前忙后,麻溜儿利索的。 

  这姑娘是黑山供水工程管理总站站长,“80后”。 

  走进旁边的屯子,刘爽敲门就进,和村民都熟了。 

  78岁的池振海家里只有老两口,住着前后院两间房。家里水龙头用IC卡刷卡取水,迟大爷家用两年了。以前用大井水,自己挑。 

  大娘说:“现在的水清亮,以前的水用着刺挠。”原来的水有水垢,也不杀菌。大爷说:“现在24小时都有水,不上冻。以前那家伙,井打21米深还老没水。” 

  除了浇园子等还用原来的老井水外,迟大爷家自来水一年水费90多块钱。 

  水厂和供水点建成了152处,刘爽都跑过。这152处,连着21个乡镇40万人的饮水安全。 

  她说,成果主要得益于建管体系,“关键在前期,然后就是管理要跟上”。刘爽谈起来这个过程,也觉得不容易:“老百姓自己家都有井,插个水泵就有水,还不花钱,干啥要用咱的水?”就只有把工程建好了给老百姓看。 

  “2009年就开始干,干得也挺苦。有的村供水点井打完了,掉脸儿老百姓就把井填了,把地分了。” 

  后来随着工程开花,各村展开,填井那个村的村主任和乡领导找到站里,希望恢复工程。 

  “那村里水质不好。以前盛产豆腐,后来豆腐都做不出来。”再后来,这个村的自来水入户率超过了90%。 

  当地人说:“黑山人以前牙齿都不好看,黄斑多。现在大哥小妹白白净净,多好看。” 

  刘爽和同事们就是黑山县饮水安全工作的缩影,也是民生水利的代表。 

  刘爽是学中文的,2003年毕业就到了供水总站,干档案出身。觉得干工作吃力,自己又去学了水利专业,2006年干了站长。152处工程就是她的主要生活,天天在外面跑,孩子也不咋顾得上。现在她就想尽快完善水厂的远程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希望实现对供水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于是谈起了“愿景”这个词。刘爽的愿景就是:把水厂串在一起,变成大水网。 

  问她,准备啥时候完成? 

  “十三五。”说着,乐了。 

  四 石家沟:玉米要上台阶 

  夕阳压着山梁映在山坡上,一坡玉米一级级像站在台阶上。 

  顺阡陌拾“级”而上,田野一侧展现出坡改梯的截面。 

  黑山土层薄,白厂门镇石家沟村这里有40厘米左右的土层,还算厚的。在山坡地形上,水土流失让庄稼难以立足,被称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从2013年起,王勇每年秋天都赶着干这个项目,必须抓紧在11月31日前干完。 

  “没改之前亩产有个千儿八百斤。今年‘特殊’旱,这附近没做坡改梯的损失不小,改了的地亩产反而都提高了。”王勇平头,方脸膛,身材壮实,晒得挺黑。他是黑山县水保站站长。“老百姓以前根本不认,现在都抢着改。” 

  这里做完改造的大约有4100亩,亩产能上700公斤。 

  这里也是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 

  “坡改梯不是把山坡推平了就完事了,施工必须精细。”王勇介绍说,先得把约30厘米厚的表土集中收取保存,这叫“表土剥离”;然后在山坡上做出梯田的基础,这叫“生土筑埂”;最后,再把表土挪回来,形成新的土地以供开垦种植,这叫“表土回填”。这样保障了熟土稳定,减少投入,提高工效。 

  “不这样整,老百姓也不干。”——“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的标准。 

  “粮食增产了,老百姓日子就好过了。这坡改梯确实是惠民工程,老百姓现在是真受益,几年之后是更受益。”王勇说。老百姓受益,工作就有干头,现在他又开始忙活今年秋天项目的招投标了。 

  白厂门镇石家沟村和太和镇大菸沟村项目实施后,当地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县里估算,治理期工程区年增产粮食100万公斤,增加产值200万元,以后还会更多。 

  民生水利,流淌在黑山的田间地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10月30日

张焱 马加 罗兆军 陈锐 郭纯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河库长制市级责任单位联席会议
辽宁省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全部完工
辽宁省副总河长赵化明主持召开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省级部门联席会议
辽宁省水利厅举办2017年省乡镇水利站站长培训班
辽宁省水利学会召开2017年学术年会
辽宁省政府召开全省农田基本建设暨“大禹杯”竞赛30周年总结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辽宁省水利厅部署国庆节及党的十九大期间安全稳定工作
砥砺奋进的五年|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最美家乡河.jpg
大图.jpg
把握经济“脉搏” 谋探发展“良方”——山东德州河务局经济工作发展纪实.jpg
网站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