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宁夏吴忠市:激活“命脉”好种田

2015-01-27


沟道清淤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孟砚岷一方方平坦齐整的小畦田,一条条笔直顺畅的输水渠道,一座座银光闪耀的蔬菜大棚……这些令人欣喜的画面,彰显着地处引黄灌区精华地带的宁夏吴忠市农田水利建设成效。

畅通“血管”好种地

  “以前沟渠弯弯扭扭的,种庄稼淌水难,收成也不好。而今沟平整了,淌水也顺溜了,来年收成一准好。”1月15日,金银滩镇金川办五组村民王生贵欣喜地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对沟、渠、田、林、路、湖泊、堤防、村庄全覆盖整治,骨干沟道清淤,桥涵尾水配套,主干道路和主要农路全部打通、拓宽、相连、铺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盐池县集中实施了高效节水、水土保持等36项重点工程,高标准建成了27个万亩以上综合治理片区,形成了一条长400余公里的农建治理带。冯记沟乡冯记沟村支书冯立珍说:“农田水利搞好了,群众增收致富有盼头了,我们带领群众致富的底气更足了。”

  自去年秋季开展农建工作以来,吴忠市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2.45亿元,高标准完成29万亩农田整治任务,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整治后的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畅通,沟相连,路平坦,排灌条件彻底改善,受益群众不禁喜上心头。

顺应“民心”铸精品

  如今的农田水利建设现场,往年人山人海的场景已被机械化施工所取代。“不搞大兵团作战,力争机械清淤、人工复整一次成型,确保建设一片、见效一片,真正为群众解决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盐池县副县长吴科说。

  近年,吴忠市加大机械投入,在沟渠清淤方面全部采用挖掘机疏通,用激光平地仪平地。群众出工主要用于边角地带、机械无法进入的区域整地、打畦及小沟渠路清挖整修等,珍惜民力,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据统计,2014年全市投入劳力700万工日,比去年减少65万工日。

  吴忠市一把尺子卡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底,严把技术和要求关,高标准建设32个重点治理片区,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建设质量。在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协调之下,组建农民质量监督“榔头队”,加大质量监督力度。每项工程要经受益群众、村委会、乡镇自验合格后签字,再由业务部门组织抽检,方能通过验收。同时,建立质量全程跟踪监督制,聘请农建经验丰富的群众,全程参与沟渠清淤开挖、田路平整、林木栽植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现场督查整改,确保工程建得起、用得住、管得好。

节水战略调结构

  地处黄河之畔的吴忠市,素有“塞上江南”“塞上明珠”之称,是我国重要的自流灌溉粮食产区。围绕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吴忠市在提升灌区灌溉标准和节水增效上大做文章,加快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完善灌溉末级渠系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现灌溉用水总量逐步下降。

  红寺堡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全力打造宁夏乃至全国最大的高效节水示范区,不断推动葡萄产业发展,全力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明星产区”。

  同心县完成畦田建设18万亩,开工建设兴隆新生、王团大沟沿等7处高效节水建设项目,完成同德、菊花台、旱天岭生态移民村高效节灌种植枸杞2.4万亩,大幅度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高效节水灌溉在让作物有水喝的同时,也加快了农民的致富步伐。同心县水务局副局长杨正武说:“枸杞最耗水,一亩地正常灌溉需水600立方米,现在滴灌一亩地仅需120立方米。农民的土地流转给公司或者种植大户后,他们就地打工,一天可以收入80元。”

  有限的水资源在高效利用之后,滋润着越来越多的土地。据统计,2014年吴忠市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35万亩。

村美村富“一起走”

  “过去我家门前沟渠就是个臭水沟,而如今经过镇上的整治,我家这儿成了个公园了。”谈起村里的变化,家住高闸镇高闸村尹桥大沟旁的村民张庭喜打心眼里高兴。

  尹桥大沟贯穿高闸村、朱渠村,过去流水不畅,周围环境差,严重影响了农田的排水灌溉和高闸镇环境的美观。如今,经过修整,尹桥大沟杂物被清理干净,旁边还修建了生态公园,进行了绿化,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可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也成了村民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吴忠市坚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改良盐碱地、整治沟渠、治理边缘死角等困扰多年的民生难题放在首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农建工作、农村环境整治和主干道路大绿化大整治,对苦水河、南干沟、新颜沟等多年没治理的地段作为重点进行彻底治理。

  同时,结合农建工程投入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吴忠市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建项目区农村道路硬化进行捆绑,整修农路5922公里,既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方便了群众正常的农业生产,也为农建精品示范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吴忠市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实现了“十一连增”和“十一连快”。从靠天吃饭的“土饭碗”到旱涝保收的“金饭碗”,吴忠市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用不断夯实的农田水利基础为保障,全力打造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唱响了一曲新时期富民增收之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1月27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