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那年那水那份情

  □本报通讯员 周德宝

  那年,是2013年。

  那水,是农村开始实行公共供水。

  那年,山东省诸城市吹响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大决战的号角;那年,我从诸城市水利水产局机关调任石门水厂厂长,承担山区发展公共供水攻坚破难的任务;那年,发生的一个个关于水的故事丰盈了岁月的平平仄仄,厚重了我的心路历程。

  故事一:我也是你的眼

  这个故事有点疼。

  2013年7月,我到林家村镇冶家店子社区联系自来水管网建设工作,社区书记张伟谈起一个家庭交费积极,但苦于身体残疾难以完成由用水户承担的入户管道沟的开挖。这家一对夫妻都是双目失明。我叹息他们的不幸,也怜惜他们的艰难,当即与社区干部商量并达成一致意见:给予这户家庭免费安装自来水的优惠政策,已交到社区的自来水安装费由社区全额退回;这户家庭的入户管道沟开挖由水厂工程队与社区干部共同承担,体现共同的责任;这户家庭的自来水管道走向和水龙头安装位置,打破规划限制,按照最方便、最实用原则安装,所需管材配件全部由水厂承担。

  这一年,石门水厂还为林家村镇石门敬老院、冶家店子敬老院免费安装了自来水。

  我也是从农村的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受惠于党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成为第一批“亦工亦农大中专生”。在职责与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也会把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因为这是石门水厂的良心,因为我的背后是水利。

  故事二:冬天里的一把火

  这个故事有点暖。

  山区供水,需要加压泵站支撑。黑王家沟泵站承担山那边7个村庄的二次供水任务,这是石门水厂最难啃的“硬骨头”。泵站运行之初,受管道压力和地势高程双重影响,频出故障,供水不畅。我带领技术人员沿长长管线和散布的村落巡查、排查、研究解决方案,察看供水效果,一天天、一夜夜。饿的问题容易解决,干啃方便面,在野外根本没有热水喝。最难熬的是寒冬深夜沁骨的冷和冰凉刺骨的水,为节约汽车油料,我们不能依靠车内暖风,只好捡玉米秸秆烤火取暖。冬夜村外的火光是很明显的,一个群众出来问询得知我们的情况后,又回家带来一暖瓶热水与两个树桩,让我们烧木头,说是火旺、烧的时间长。

  这把火,我始终认为是群众对水利的感恩情怀,印在心底,暖在心头。遗憾的是至今我不知他是谁,更遗憾的是没有拍摄下那一幕,这一直是我的心头结。

  故事三:抬不出来的车

  这个故事有点险。

  山道弯弯,水路连环。供水管道紧依省道、县乡路、连村路建设。我的主战场在野外、在路边、在山间、在村内、在群众的炕头上。大家都认识了我,也认识了我的车。我开的是私家车。

  石门水厂全面供水在即,那年的12月24日,我独自驾车在雪后的崎岖山道上,逐村察看水压,行至林家村镇殷家庄村前,因坡陡路滑拐弯急,车失去控制,车头一半在沟里,一半在路上。“这是石门水厂的周厂长。”围观的群众认出来我,他们商量着要把我的车抬出来,无奈车重,几番努力也没能把车抬出来,但群众的这份情意已印在我心里。我知道,他们是在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对发展农村饮水安全的拥戴。

  回望渐行渐远的这几年,对驾车走路,我还是心有余悸。忘不了凌晨4点沿山道行至丁字路口因瞌睡分神直冲行道树的惊险,忘不了冬夜雾气弥漫摸索前行的茫然。就在那年,我跑遍了石门水厂供水范围的189个村庄;就在那年,我走遍了石门水厂126公里供水主管道。时至今日,每次到石门水厂供水区域的大山里摄影采风,那些淳朴的乡亲相见依然喊我“周厂长”,尽管厂长早已换了几任。

  聆听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回望这些年喜人的变化,忆起住在我心里的那段绕山的水路和与水相亲的人们,他们走不出我的记忆,我走不出他们的视线。将爱与时光相融,阳光便会溢满心海。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10月24日

周德宝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托起旱塬脱贫致富的希望
感受党和国家的温暖
创作“井喷”的源泉
说说老妈用水习惯的大变化
灯光伴我成长
走好新的长征路
银发丹心赤子情 国富民强盼复兴
润物细无声 党恩记心中





 
图片报道

微信图片_20231228131749.jpg
118.jpg
水文化大图.png
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