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贵州省防指作交流发言

2012-02-02

众志成城战旱魔 攻坚克难保民生  

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2012年2月

  一、2011年旱情灾情

  2011年7月至10月上旬,我省发生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严重旱灾,其持续时间之长、受灾范围之广、灾害损失之重史无前例,损失和影响超过了2010年百年一遇特大干旱。一是给人畜饮水造成极大困难。全省有20个县城和276个乡镇一度供水紧张,747万人、269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二是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733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9亿元。三是给工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全省有498条溪河断流、619座小型水库干涸,多数水电站被迫停止发电,造成大批企业停产。

  二、团结奋战,夺取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

  (一)领导重视,靠前指挥。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长禄智明多次组织召开省防指成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抗旱关键时期,省委召开全省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栗战书书记、赵克志省长作重要讲话,要求把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举全省之力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赴重旱区,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帮助群众抗旱救灾。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省防指、省水利厅先后8次召开专题会议,下发38个文件部署抗旱工作;及时启动Ⅵ和Ⅱ级应急响应,发布预警短信2万余条,派出43个工作组;编制全省1461座城镇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应急供水方案;严格实行周报日报制度,及时掌握全省旱情灾情及抗旱动态,编发简报100余期,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措施,科学调度。一是强化水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骨干作用。二是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关停或限制部分高耗水企业、行业用水,及时调整发电、灌溉水库的用水顺序,优先保障城乡群众生活用水。三是组织动员全省1.1万余水利干部职工千方百计寻找水源,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四是组织力量为缺水地区群众送水。

  (四)广泛动员,合力抗灾。省防指密切监视旱情,及时会商,周密安排;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全力抗旱救灾。驻黔解放军、武警及公安消防部队为群众拉水、送水。各级政府落实抗旱责任制,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抗旱救灾。新闻单位深入旱区报道先进抗旱事迹,营造良好氛围;各企事业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倾力支援;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捐款捐物,助旱区度过难关。

  三、几点体会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关心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夺取抗旱救灾胜利的关键。灾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回良玉副总理亲临视察指导。国家防总、水利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多次派工作组赴我省,并在资金安排、设备调拨、政策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国家防总协调解放军总参谋部调派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支持抗旱打井。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深入抗旱一线,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有力地推动了抗旱救灾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是夺取抗旱救灾胜利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省先后开工建成“滋黔”一期工程、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及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等一大批水利设施,为夺取抗旱救灾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2011年的特大干旱,凡是中型水利工程覆盖的地方不仅没有受灾,粮食产量反而增加;在已经实施备用水源的地方,群众的饮水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三)健全完善抗旱应急体系,是夺取抗旱救灾胜利的有力保障。一是出台了《贵州省抗旱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其防指成员单位抗旱职责。二是组建了91支抗旱排涝服务组织和27支军地联合防汛抗旱应急队伍。三是建成了覆盖全省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毕节、贵阳等5个市州建成了旱情监测系统。

  (四)科学应对,是夺取抗旱救灾胜利的重要支撑。一是强化抗旱水源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抗旱作用;二是算清水账,合理确定供水保障顺序;三是寻找应急水源,建设抗旱应急工程;勘井定井,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四是制定城镇供水预案,落实应急供水措施;五是制定灌区用水计划,强化田间用水管理;六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努力增加抗旱水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2月2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