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水文站的“IT达人”
 
分享到:
2014-07-15
 

   □ 本站记者 黄峰 通讯员 张政 孟宪荣

  “杨家坡水文站是黄委中游水文水资源局榆次勘测局所辖各站中最偏僻艰苦的测站。”

  “去水文站得涉水过去,一下雨路就断。汽车到了水文站,如果赶上下雨,就得等到雨停把路修好了才能出来。” 

  “水文站的具体位置在山西省临县丛罗峪镇葫芦旦村,光听这土得掉渣的地名,就可以想见这是怎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我要去的地方正是杨家坡水文站,去拜访水文站的一位“IT达人”杨国德。

  尽管听到这么多对杨家坡水文站艰难困苦的描述,当我坐着颠颠晃晃的汽车来到杨家坡水文站时,还是被水文站的偏僻惊呆了。

  水文站离葫芦旦村还有好几千米山路,所处位置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红顶白墙的两层小洋楼孤零零立在山沟里。举目四望,两山夹一沟,用站上职工的话说叫“坐沟观天”。

  杨国德是杨家坡水文站的站长,1987年毕业于黄河水利学校,同年分配到水文站工作。杨国德说,起初,一直生活在县城中的他第一眼看到杨家坡水文站就傻眼了。坐了一天的车,打听一路才走到这里,打量了半天除了有座“庙”,其他什么都没有,要不是被水文站的职工看到说这里就是杨家坡水文站,他真不知道这座像庙一样的建筑就是水文站。坐落在大山沟里,没有电,方圆3千米没有人烟,几乎与世隔绝。而就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杨家坡水文站,杨国德前前后后呆了15年。白天望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夜晚听着清脆的蛙声、哗哗的流水,默默地测流,积累水文资料,为了防汛抗旱,把水情、雨情、沙情等信息发送到各有关单位。

  杨国德在日常工作中酷爱钻研,善于琢磨。也正因为他肯动脑、点子多,被人称“小改小革的能人”。

  站上的职工这样描述杨国德:水文测验之余,总见他拿着一个厚本子,有什么新鲜的想法立马在本子上记下来,晚上就坐在电脑前不停地忙活。

  杨国德告诉记者,他原来学的是水文专业,编写程序是后来自学的,而编写程序使用的全是英文,对于一个英语程度不高且早已丢弃不用多年的中年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有一段时间,杨国德对计算机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满脑子都是程序、命令,满口讲的都是下载、软件。他自费购买了编程书籍、英汉词典,利用业余时间采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点一点地啃,一点一点地消化吸收,一点一点地转化利用。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国德的计算机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杨国德有一个想法和愿望,就是利用电脑和网络这个工具,通过努力,尽可能地使基层水文站的办公、水文测报等工作实现自动化,减轻测站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他认为,虽然他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大家都朝着这方面努力,前景将非常乐观。

  2008年,杨国德自告奋勇申请了《水情短信拟报发报系统》项目,目的是为一线测站职工拟报、发报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工作平台,降低报汛差错率,减轻职工劳动强度。

  项目批准后,杨国德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的研发中去。他并不是专业研发,而是业余研发,因为他是杨家坡水文站的站长,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能利用的只有业余时间,而且也没有专门的研发经费。研发是一项极其繁琐而又费神费力的工作,从程序界面的研发、工作流程的分析与设计、代码的编写,件件工作都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为了设计出一个好的程序界面,他改了一次又一次,不达满意决不罢手。

  在杨家坡水文站那孔办公室兼宿舍的破窑洞里,夜以继日就成了家常便饭。夜深人静,只有孤灯相伴,杨国德时而翻查英汉词典,时而敲击电脑键盘,时而陷入沉思。长期没班没点、没日没夜的工作让杨国德明显地消瘦了、憔悴了。当同事心疼地劝他,让他歇会儿时,他总是笑着说:“11月就要交成果,时间不等人哪!”于是,那盏30瓦的小灯泡就通宵达旦地亮着,陪他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杨家坡水文站地处吕梁偏僻山区,供电严重不足,白天经常不供电,子夜时分才来电,次日7时前停电,加上站上用的电脑是20世纪90年代的老产品,内存小,速度慢得出奇,严重迟滞软件研发的进度。困难面前,杨国德没有放弃,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地继续着他的研发。

  经过几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杨国德边学边用,终于按时完成了项目研发,按要求提交了研究成果。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条件虽然艰苦,他确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2013年初,杨国德了解到测站上使用雷达水位计数据量大,资料整理困难,而且没有报警器,给站上报汛带来很大困难。虽然他所在的杨家坡水文站并没有安装雷达水位计,他还是自觉自愿地自主研发了《雷达水位计数据监控处理系统》,提供了报汛数据自动摘录、资料整编数据自动摘录、报警系统等功能。虽然单位并没有给他研发系统软件立项,没有给他拨过一分钱的经费,但他还是无私无怨地将这套系统软件无偿提供给安装有雷达水位计的测站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各站水位测、报、整的质量和效率。

  杨国德边说边拿出自己的手机,又向记者介绍他刚刚研发的《基层水文站自动化办公系统》手机端软件。

  杨国德说:“现在我们中游40个水文站基本都可以上网了,我设计的这个软件,将考勤、日常事务、布置工作计划、来文办理、总结上报、邮件收发等各项工作集成到一个电脑端和手机端上,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效果,大家随时随地都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效果如何。”

  杨国德说:“每当我站在杨家坡水文站面前,想离开它的念头就会立刻烟消云散。水文设施的每一个部件都是有灵性的,都已化作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每每看到自己的小发明,他就会美滋滋的,心里舒坦得就像给自己的女儿穿上了一件新衣服。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7月15日

黄峰 张政 孟宪荣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坝岸智能卫士”上岗记
十座涵闸“脱胎换骨”唱新歌
不负盛夏之名 远赴竣工之约
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主题教育新成效集聚备汛战汛新动能
黄委启动2023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