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首次黄河水库调度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2011-10-19

  中国水利网站10月19日讯(通讯员 蒲飞)10月15日,首次黄河水库调度管理工作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黄河水库调度管理将从建立完善水沙测报体系、理顺调度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水库优化调度研究入手,着力提升水库调度管理水平,在确保防洪防凌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协调防汛防凌、供水、发电、输沙及生态用水关系,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十一五”期间,水库水电站防汛责任制初步建立,预案建设逐步完善,洪水泥沙管理逐步加强,防洪防凌减灾效益和洪水资源化调度成效显著,水库调度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但黄河水库运行与水库调度管理目标既统一,又存在矛盾,黄河防总办公室副主任、黄委防办主任毕东升指出:水库运行管理主要追求发电效益,其运行不可避免的改变自然来水来沙规律,进而影响下游河道冲淤变化。河道淤积萎缩,排洪能力降低又反作用于水库调度运行空间,限制或制约水库调度运行的正常发挥。当前水库调度运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水沙监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黄河水库调度管理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水库水电站调度管理将坚持洪水控制与洪水泥沙管理相结合,坚持塑造协调水沙关系与洪水资源化相结合,从建立完善水沙测报体系、理顺调度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水库优化调度研究入手,着力提升水库调度管理水平。强化预案建设,狠抓调度责任落实,确保防洪防凌安全。统筹协调防汛防凌、供水、发电、输沙及生态用水关系,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一要着力加强水库水电站防汛责任制的落实。水库管理单位要充分认识水库防汛保安全的重要性,认真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防总《关于明确水库水电站防汛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按照黄河防总的部署,明确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人,主动向行政负责人汇报水库水电站工程情况,自觉接受防汛指挥部的防汛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要着力加强水库水电站运行管理。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水库、水电站防洪(凌)调度管理办法(试行)》。黄河防总将建立会议交流制度,每年召开一次黄河水库调度管理座谈会;建立水库调度运行动态报告制度,从2012年开始,水库管理单位、授权调度单位要定期上报水库调度运行工作动态;建立水库调度会商机制。

  三要着力加强水库水电站水沙测验体系建设。各水库管理单位要配合水库调度运行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中间件技术,尽快实现网络报汛,水文部门也要加强水库入出库水文站建设,实现水位、流量自动监测,满足水库调度的需求。

  四要着力加强水库拉沙调度管理。今后水库拉沙调度运用必须在黄河防总的统一组织下,科学制订调度预案,统一调度实施。各水库管理单位是水库拉沙的直接受益单位,有责任有义务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各授权调度单位要加强对水库拉沙的监管,未经同意严禁无序拉沙。

  五要着力加强水库调度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流域8省(区)防指、水库调度单位、水库管理单位和各水利枢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依托已建黄河水库调度运行信息平台,进一步整合已建防汛应用系统建设;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建设水库调度异地会商系统;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建立水库调度视频监测系统。

  六要着力加强水库水电站运用方式及调度技术的研究。继续推进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行性研究,开展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验研究,组织开展水库联合调度技术研究,开展黄河上游防凌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缓解冬季发电与防凌用水矛盾。

  会议期间,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青海省电力调度中心、黄河上中游水调办、小三峡水电公司、万家寨枢纽有限公司、小浪底建管局的代表就水库管理与运行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省(区)防办,有关水库调度、电力调度、水库管理及黄委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0月19日

蒲飞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黄河防凌会议在西宁召开
河南黄河河务局召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推进暨半年检查通报会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强力推进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养护班组的挑战书
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落户滨州 防汛工作再添支撑平台
专家学者呼吁建立黄河水资源保护与突发水污染应急机制
黄委进一步加强重要支流水量调度工作
东明县命名“高村黄河抢险纪念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