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红寺堡倾力打造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农业样板

2011-10-11

红寺堡灰家窑高效节水补灌示范区种植的胡萝卜丰收了

农户正在将经过清洗的胡萝卜装袋

红寺堡海子塘葡萄滴灌节水示范区

海子塘葡萄滴灌节水示范区生产的酿酒葡萄丰收了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是吴忠市红寺堡区20万移民由衷的心声,道出了移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与拥戴,道出了扬黄水带给移民们甘甜的幸福。

  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内部几乎无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是扬黄灌溉工程将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红寺堡因水而生,移民们因水而富。水是这片绿洲存在发展的硬件。因此,移民们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扬水,治水,用水,节水……水事已成为红寺堡发展的头等大事。

  但随着灌溉面积的逐年加大和其他各项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短缺成了制约红寺堡发展的短板。节水,成为发展的必然,有水才能保障慈善工业的发展;节水,成为迫在眉睫的急事,有水才能再安置3.15万名新移民;节水,成为一种必行的趋势,有水才能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打造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示范区便成为红寺堡人唯一的选择。

  红寺堡因水而兴

  一度,贫困成为宁南山区的代名词,贫困的宁南山区拖延了宁夏发展速度。而宁南山区贫困的真正原因是缺水,十年九旱,旱灾常态化了。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时,决策者们开始思变。

  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有一个共同目标:

  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

  1995年12月,国务院有了一个大手笔:“1236”工程。国务院批准立项建设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意在搬迁安置宁南山区贫困群众100万人、配套开发水浇地200万亩、投资30亿元、利用6年时间建设,简称为“1236”工程。

  1999年1月,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启动。

  这是一项在当时属全国最大的水利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其规模之大、周期之长、涉及面之广、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浩大的移民工程列为自治区的一号工程,专门成立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代表自治区政府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和实施工作,指挥部内设前期处、工程处、移民处、财务处等相关机构,形成统一指挥、统筹规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从骨干工程建设到移民搬迁安置各项工作紧张而有序。参加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建设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常年奋战在建设一线,抗严寒、斗酷暑、战风沙,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工程规模和建设速度在宁夏水利史上前所未有,如今他们虽然在各条战线干着各自不同的工作,但回忆起那段难忘的时光,无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建设,减轻了宁南贫困山区人口和生态压力,使宁夏中部荒漠化土地得到开发性保护和治理,为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全国范围内的移民扶贫开发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红寺堡开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民谋福祉的鲜活实例,成为中国异地生态移民扶贫的成功典范。

  10年弹指一挥间,10年的艰辛与努力终于有了收获:红寺堡灌区共建成主支级泵站14座,总扬程299.05m,累计净扬程266.35m,总装机容量10.16万KW。布置扬水干渠5条97km,设计引水量25m3/s;支干渠9条162.89km,干渠、支干渠渠系建筑物708座。支渠162条459.13 km,斗渠1950条808.03km,农渠2740条986.40km,支斗农渠建筑物6870座,累计开发灌溉面积44.43万亩,累计完成投资33.16亿元。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不仅是民生之福,更是生态之幸。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红寺堡开发之初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历届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区”的战略思想,坚持走生态建设与移民开发并进的路子不动摇,边开发、边建设、边治理、边绿化,10年间累计造林达120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的5%增加到目前的14.3%,植被得到极大恢复,风蚀沙化得到全面遏制,实现了人进沙退、荒漠变绿洲的伟大构想。

  2009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吴忠市红寺堡区正式成立。历经12年开发建设,如今这里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生态改善。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不足500元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真正实现了“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

  红寺堡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红寺堡人民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坚强意志,更离不开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等各厅局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怀,他们对这个从荒漠上崛起的绿洲给予了更多的帮助,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吴洪相曾经也是参与红寺堡开发建设的专家领导之一,他亲眼看着红寺堡一天天从一片荒漠变成民富粮丰的新灌区。对这个灌溉面积最大、灌溉压力也最大的扬黄灌区有着深厚的感情,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怀。红寺堡风大沙多、气候干燥,水量蒸发损失较为严重,加之灌区开发之初,只对干支斗农渠道进行了砌护,末级渠系全部为土渠灌溉,跑水漏水现象十分普遍。水利厅先后投资近7000万元,对11万亩土地进行了末级渠系配套,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省水、省时、省工、省钱,深受群众欢迎。

  吴洪相厅长在红寺堡调研时多次指出:“红寺堡区目前面临着如何以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发展农业节水是唯一的路子,灌区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迫在眉睫,水务部门要有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上下一盘棋,干群一条心,把农业用水量压下来,补充工业和生态用水需求,提高农业用水单方水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一起上,力争利用5-8年时间,把红寺堡建成宁夏的节水灌溉示范区。”

  吴洪相厅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水利厅从人饮安全到水源改造、从流域治理到节水灌溉、从沟道治理到防汛抗旱,先后批复实施了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节水灌溉项目区建设为主的一大批民生水利项目,把红寺堡区列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针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等进行重点建设改造。记者从红寺堡区水务局了解到,从2008年至今,红寺堡区共实施水利项目36个,累计投资近3.5亿元,重点实施了石炭沟农村人饮安全入户工程、中部人饮安全改造入户工程、西部人饮安全改造及扩建工程、海子塘葡萄设施滴灌工程、红柳沟流域治理项目、城南万亩林场水源工程、四支干低口葡萄设施滴灌工程等等。正是由于这些项目的支撑,红寺堡区这个开发仅12年的新灌区已累计发展高标准小畦灌溉面积15万亩,喷灌面积1.8万亩,大拱棚沟灌垄种面积6.8万亩,日光温室滴灌面积0.8万亩,葡萄滴灌面积2.7万亩,葡萄沟灌面积8.75万亩,外围高效节水补灌面积8.5万亩,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自来水覆盖率达100%,入户率达88%以上。

  红寺堡12年巨变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惠及的结果;是区、市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指挥部所有“拓荒者”呕心沥血的结果;是红寺堡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务实苦干、开拓创新的结果。

  节水迫在眉睫

  红寺堡区大河乡梨花村禹翠花至今保持着一个从山区老家带来的习惯:每天洗完脸,把脸盆里的水倒在桶里,泡湿拖把把地砖擦得亮晶晶的,待水澄清后,再用来浇园子里的菜蔬。一盆水把人打扮得光鲜妩媚,让屋子整洁宜人,在园子里浇灌出一片生机勃勃。

  饱尝缺水苦头的移民把节水习惯带到了红寺堡,在红寺堡,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无论决策者还是老百姓,节水已是一种风气,是无须号召的。

  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严重短缺,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可利用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近几年持续干旱,实际降水量不足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0%,旱情较为严重。扬黄水全部用于农业灌溉,在节水工程配套不齐备、节水措施没有全面推广的情况下,每年缺水量在2000万立方以上,1m3/s灌溉3万亩地的水指标根本无法满足现有农田灌溉需求,灌溉形势十分严峻。红寺堡要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解决20万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生态绿化、工业企业与农业争水已成必然。特别是近几年,红寺堡区农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工业企业开始起步,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摆在红寺堡决策者面前的一件大事,节水迫在眉睫。

  “十二五”期间,红寺堡区承担着全区近十分之一的生态移民任务,从2011年开始,3.15万生态移民将有序落户红寺堡,在增人、增地、不增水的情况下,红寺堡面临着移民新区与现有灌区如何合理分配1.88亿立方黄河水指标的问题,一方面要在现有灌区内大面积推广节水工程,节约水量,另一方面要对新增移民的土地通过高标准节水灌溉、流转订单等方式,引进企业,走“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节水农业新路子,灌区标准提高了,水量降下来了,农民增收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水,已经成为制约红寺堡区各业发展的瓶颈,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事关红寺堡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节水,是红寺堡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打造高效节水样板区

  2011年7月30日,绿色在红寺堡区海子塘葡萄园里肆意蔓延,工人们在绿色的海洋中施工,红寺堡阎家庙子项目区海子塘葡萄滴灌工程在他们手中日趋成型。据悉,该项目的实施,亩均灌溉定额将由原来的360m3/s降低为260m3/s,海子塘1.02万亩葡萄示范区年节水在100万m3以上。

  这只是红寺堡节水行动的一个特写。

  12年来,红寺堡在节水这个突出问题上醒得早起得早走得快,在不断总结探索中,如何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出了《红寺堡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红寺堡区高效节水灌溉五年规划》等,对“十二五”时期如何走节水之路,进行统筹全面规划。

  为了实现水资源有效供给、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三大目标,红寺堡以打造节水示范区为目标,加大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示范,建立健全节水技术管理体系,广泛动员宣传节水灌溉理念,通过重点产业节水、全民节水,解决灌溉技术落后、群众观念落后的问题。

  ——以节水挖潜改造为中心,强化工程节水措施。通过整合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节水增效示范、末级渠系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程项目,大力推广以小畦灌溉、喷灌、滴灌、补灌和小管出流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转变输水模式,采取管道输水,有效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高位蓄水池,变季节用水为常年供水,扩大灌区外围高效节水补灌面积。

  ——坚持“以水定产业发展方向,以水定种植结构”的思路,强化农业节水措施。按照“33211”种植模式(50万亩土地,按照30%即15万亩土地种植麦套玉米,30%即15万亩土地发展葡萄和经果林,20%即10万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和油料作物,10%即5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秋杂粮和牧草等特色种植,10%即5万亩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建立优质、高效、节水的农业种植模式)。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得到合理化发展,灌溉高峰期得以缓解,单方水的效益不断提高。

  ——针对农民水商品意识谈薄的现状,通过下乡宣讲、印发材料、发布公告等形式,全方位宣传节水灌溉知识,使节水农业家喻户晓,强化节水宣传教育。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种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从事节水高效农业的生产能力。

  ——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完善灌溉管理制度,细化水量指标分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节水管理。红寺堡区委常委、副区长马宁说:“红寺堡区今后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结合灌区水资源短缺、灌溉形势严峻的客观实际,紧紧围绕‘高效节水’这一核心,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生态移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明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运用结合起来、与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结合起来,与灌溉水指标有效控制结合起来。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各乡镇的灌溉管理挂钩、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挂钩、与节水指标控制挂钩、与安排水利项目挂钩。把节水灌溉指标控制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超指标灌溉“一票否决”制,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终实现‘高效节水’这一目标。”

  红寺堡12年的治水摸索出一个“短蓄长用”:

  通过建蓄水池,在灌溉用水较宽松的4月份、5月份、8月份及冬灌期尽可能的蓄积扬黄水,解决渠道停灌期间设施农业、生态、工业等的用水问题,变季节供水为全年供水,延长供水时间,满足各业用水需求,提高水利用效率。

  红寺堡今后的治水将经历“三个转变”:

  输水方式的转变。通过渠道输水想管道输水的转变,不仅解社了蒸发、渗漏的问题,也解决了直接到田块、到农户的水计量问题农民得到实惠,亩均灌水时间缩短20多分钟、入渗量降低30%、亩均节省水费15元。

  产业结构的转变。按照“压减玉米等高耗水低产出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葡萄、红枣、设施蔬菜等高效节水作物种植面积”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3211”产业,通过各种措施,把水账、经济账打包计算,以最低的耗水量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节水上看,以葡萄为例,采用滴灌措施,亩均灌溉定额按270方/亩计算,比核定的366.5方/亩定额节水96.5方/亩,以现有11.6万亩葡萄计算,仅此产业一年就节水1119.4万方。全区7.45万亩设施农业,按亩均灌溉定额240方/亩计算,年节水942万方。从效益上看,根据20l0年全区农牧业收益情况的调查显示,种植传统作物亩均最高纯收益223.85元,种植葡萄和设施农业,亩均纯收入可达1700元和6000元以上,实现了单方水的最大效益。

  灌水方式的转变。红寺堡开发建设以来,经历了从旱作农业到大水漫灌,从大水漫灌到小畦灌溉,从小畦灌溉到滴灌、管道灌、补灌,红寺堡人一步步向现代节水农业迈进。灌水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使群众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为全方位、高标准打造节水农业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通过这“三个转变”,最终实现“高效、节水、避灾”这样一个目标,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由目前的0.48提高到0.56甚至达0.6,在移民人口增加、灌溉面积增加、用水指标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了农作物的适时灌溉,保障了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1年7月30日,在红寺堡区城东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联种种子公司副总康有贤捧起一串串硕大的红提葡萄夸耀: “这葡萄全是用滴灌浇灌的,用水量只是原先大水漫灌的1/10,而且,由于采用了全自动滴灌技术,原先150个人干的活,两个人开启开关就干了。”康有贤是红寺堡治水“三个转变”的受益者之一。

  “十二五”期间,红寺堡区规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4.23万亩,建成规模在0.5-1万亩的项目区5个,总面积3.82万亩,重点实施马渠生态移民滴灌工程,城北葡萄滴灌工程等;建成规模在1—3万亩的项目区5个,总面积5.76万亩,重点实施鲁家窑生态移民滴灌工程,红崖、下边窑生态移民滴灌工程等;建成规模在3万亩以上的项目区4个,总面积13.95万亩,即乌沙塘设施农业滴灌工程等。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保护,推广高效节水、外围补灌新技术,坚定不移地走节水型社会建设之路。

  正如红寺堡区委书记仇旭辉所勾画的:“‘十二五’期间,红寺堡区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节水高效为目标,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常规节水与现代节水相结合,项目实施与运行管理相结合。以扬黄水为依托,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抓手,以加大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为根本,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小畦灌、滴灌、喷灌、补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自动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努力把红寺堡打造成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生态农业样板区! ”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出台,无疑给红寺堡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宏伟构想带来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把红寺堡这片美丽的热土建设成宁夏中部干旱带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0月11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