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千古不灭的河流

2011-11-21

  中国水利网站记者 欧阳田军 报道

    天地渺渺,众生芸芸,我常驻足河边,徘徊久久,久久徘徊,看大大小小的河流起起伏伏终年累月地朝前奔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水从何而来,又往何方去?如此行色匆匆而又源源不绝,不能不使人浮想联翩: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河流定是有使命的,非同一般的使命,不舍昼夜地流动,并奔向远方,此中必有亘古于今的一般法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圣人孔子面对川流做如此感慨,其意蕴深微,为历代后儒所探幽。庄子也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河流以不可言喻的神秘力量迅雷不及掩耳地推动着命运的轮回,推动着人类大同小异的日子流水落花过下去了,流动的生活,流动的情绪,流动的变迁、流动的故事、流动的历史,流动的悲苦哀愁,流动的仁义礼智信,流动的东西南北中,流动的金木水火土。我想,永不停息地流动是河流的本色,去而不返应是河流的生命。河流是人生最恰当的隐喻和象征。“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面对河流,你或许可以逃遁有意无意的麻木、忘却;面对河流,你却无法回避稍纵即逝的生命、觉悟。作为一个学水以水为业的我,每次见到河流,看见她那天然浑成又色彩斑斓的曲线,都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都想明朝散发弄扁舟,都有一片冰心在玉壶,都如不尽长江滚滚来。

  河流是迷人的风景

  “我知道一处茴香盛开的水滩,长满着樱草和盈盈的紫罗丝,馥郁的金银花,芗泽的野蔷薇,漫天张起了一幅芬芳的锦帷”。斯特拉特福,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也是我最想去参观的地方。我想去看看埃文河的模样,究竟是什么样神奇的河流给莎士比亚描绘美景,滋润着他的笔,写出那样美那样醉人的文字“水,若是不受阻碍地让它顺流而去,它会在光润的石子上弹奏柔和的音乐,轻轻地吻着每一根在它巡礼途中的芦苇……”。

  河流处处有景,看不完、道不尽。无论是河上的桥,河中的沙丘、扁舟,河岸的沙滩、楼宇与山脉,还是河中的鱼、虾等水生物,都能给人于惊喜,给人于想象,给人于慰藉。比如,沈从文不吝笔墨地描绘了边城里两次端午节,两次赛龙舟,突现出边城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力,那种自然河流既养育边城人的雄壮、澎湃、野蛮、刚劲,也展示河流带来的生命原始的力量和美。在我的视野里,河流最迷人的风景,当属发生在河流上那些远去的美丽神奇的人物故事。孟浩然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记得自已大学求学之途,第一次登上心仪已久的江南三大名楼时,望得最多的风景是楼下流动不止的河流和湖水。试想,若没有奔涌的赣江,少年王勃还会写下那华丽文采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吗?若没有波光涌动的洞庭湖,杜甫、范仲淹两位圣人在登临岳阳楼观湖后会以诗言志、以文抒怀,把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告知世人;若没有浩浩荡荡的长江,没有浸淫传奇故事的黄鹤楼,还会不会有崔颢那首雄浑飘逸、千年不朽的盛唐之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我对辛弃疾有种偏爱,总觉得他是河流的儿子,身上有一种英雄的豪气,心中装着一腔大美大慈,每次读其诗会想着他登上高高的郁孤台,眼望滔滔长江水,想起中原仍在敌手,收复遥遥无期,人民流离失所,心在滴血,泪如雨飞:“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河流给古人灵感,让古人写诗;河流给今人风景,让今人驻足观看。今人读古人的诗词歌赋,我们会重温起那一段美丽的往事。一篇篇神话传说,诉说着人们心灵深处的渴望和呓语。我们将从古人留下的文字记载中唤醒对河流的丰富情感,借以想像那时那地河流边的民俗生活、劳作劳动、风尚人情,也试图在河流的变化与恒定中捕捉到文化传承的讯息,算是对遥远时空的一次巡礼和对留给我们丰富故事人物一次真切的怀念。在某种程度上,河流也给予我们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可以纵情微笑、漫游、言说的地方,一个只属于自己不受人间的权势、钱势、气势侵犯的王国,可以容纳你的憧憬、向往、期待和梦境的舞台,一个你能时时处处形而上的思索和对生命本真悄悄对话的角落,一条由今思古,由古鉴今,由此岸到彼岸,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路径。

  河流是人生的写照

  庄子也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也。”看河流的潮涨潮落,她是那么固执,又是那么沉稳,她在收藏一个时代、一座城市甚至一代接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每遇河流,我会出神地望着目所能及河流远方的蜿蜒处,遐想,她们还会回来吗?有人说,会的,河流是前世的债,今生的路,来世的梦。河流是有生命的,她在完成光荣之旅后,会去找回家的路,找出生地,寻找童年、寻找故乡。但我总觉得河流是回不来了,就如生与死的界限,在咫尺之间,有时是清楚,有时模糊的,有时如地老天荒般的永恒,有时闪烁着昙花一现的幻像。小时候,无数次在河边目送远行的熟客,但后来发现很少再见到他们,原因是自己和他们都在流动。流动的正是一种轮回,是一种展示生命力的美,没有河流的持续流动,哪有可持续的未来。流动的河流不辞劳苦,宛如人的一生。德国诗人荷尔多林写有这样的诗句:“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之上”。人生如河流,河流如人生,充满劳绩,但是只要河流在,劳绩就会有慰藉,就会有爱心回荡,就会有诗意在人间。看到河流,我会突出拥有一种淡定,一种清醒,一种感恩。也会突发一些怪想,设定一些假设,若我们人类世界没有河流,还会不会有诗人,会不会有诗歌,会不会有那些震烁心灵富有流动感的词句,会不会有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那些“人”呢?

  细读河流,也有一种大慈悲式的伤感。小时候,曾随亲友走长江三峡边的古栈道,体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艰辛之旅,总会对这绝壁险岩上的小路产生心悸,总害怕自己会掉下去,掉到岩下涛涛的江流河水中。以后,每次从宜昌坐船到南京读大学,江上一周的旅程,也会让你产生一种流浪的心境,在一丈红尘之地促使你去寻寻觅觅,在人欲纵横的流泻里,你会追问你是谁?你能在远处他乡与自己相遇吗?河流带给人总是有点恍惚的,那是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昏乎乎的感觉,身份的迷惑、返归的蹉跎、丢失与重拾的彷徨,在人生这段充溢神奇奥秘的未知解中,我们都成了没有完全醒过来的梦中人,仅仅是时间序列上的过客。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希望逐水而行,顺势而为,走到早已铺排好的命运跟前,用强作镇静的颤微声音,向我们的幸遇问好。于是,抬头低首间,就有丝丝缕缕的纠结挥不出了。这难道,真是时世变易中无法摆脱的一种困惑,或者权当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流动写照。

  河流持有流动的美丽,很容易激发人去思考。我也常陷入时间与空间等多维困局,一边是波涛起落的归属困挠,一边又是流浪与归返的日常轮回。水依河流赋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成河流奔流而气势滔滔,水也柔弱不敌而娇婉盈盈。关注河流的人更加关切道与人类,关切天下有道。即便功成名就,泛舟河流,也不会把苦难的人间忘掉,而是要把悲怆的心灵复苏,更有力量地面对现实,更好地生活下去。这是人生的一种绝大艺术。尤其当我们生活更加艰难孤独,身体更加衰老多病,我们会更加自觉地、经常地亲近河流,潜心静气地,长时间地体验河流,“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今年国庆,因母亲生病住院,每天去医院陪护母亲之途,总是沿着河边,我也在期盼,这天地之河流,这见证我母亲一生的河流发出神奇力量,让我母亲早日康复,让人间多起快乐的日子。记得有一年初春,出差到东北开会,正逢黑龙江开江,急流奔腾的江水冲撞着正在融化的巨大冰块。站在江边,看着那巨大的冰块在冲撞之中一点点变小、融化,被江流毫不留情地带走,在感受大自然强大力量的同时,也倍感生命的孤单无助,努力从河流生生不已的生命和行健不息的运动之中,源源不断汲取精神的生机,滋养着心灵的复苏和更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是沿着河流从古代走到了今天的,河流上曾经密集着人类文明的信息,人类最早的生命故事就发生在河边上,水边上,也是河边的漫游和走动间,留下了人类最早的脚印、最初的小路。就命运而言,河流是起点,也是归路。就情感而言,河流是朦朦胧胧远去的身影,也是扎扎实实的前进;河流文化既苍凉也温暖,既喧嚣也宁静;历史在河流上集合也在河流上飞散,岁月在河流上碾出了起伏也在河流上垒出了九曲十八弯的线条;河流一无所有又吞古纳今。

  河流是心灵的故乡

  每个人都有故乡,有山有河的心灵之乡。我也不例外,家乡有一条800里风景如画的清江,有着“夷水名疆”、“世界最清的江”等美誉,19万年前“长阳人”和4000多年悠久历史“下里巴人”文化就诞生在这河边,在这里还可依稀触摸到西周时称雄西南的巴国文明以及随周武王南征北战时文韬武略。童年里很多故事和画面都发生在这条家乡河上。河流是很容易把很多东西融通起来的,就像岁月,再也看不到曾经的尖锐、磨难、伤恸。承受与折腾、被虐与被爱,通通都成了一个流动,流过去了,就成了一副圆润融通的状态。所谓谈然,或者娴静,或者就是我们所认可的还比较优雅的方式,保持着或有的可能以及弹性。河流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岁月的葱郁厚重,天地的高远博大,山河的雄奇壮美。“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这是66岁的朱熹填过一首词,也是我比较喜欢诵读的一首词,有江有水,借水寄情,不仅富于哲理,诗里更是透出一种人生的豁达乐观,不怨天忧地,也不怨斜晖,人生处处有风景。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或两条河流,这些河流或是见证或是一种怀念,可能在梦里,在记忆里,也可能更多是在精彩诗句和文章里。欧阳修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中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里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句子,而李后主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些无一不是用流水表现愁怨,表现心境,失意也好,哀怨也好,流水毕竟曾是先人的寄托与慰藉,是一脉滋润心灵的泉流,我们对于流水,对于河流,应该怀揣深深的敬意。

  少了河流,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会少很多味道。我一直认为,湘楚的河流极大地影响了沈从文观照不同生命存在形式的视角,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总透着一股“水灵灵”气息。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反映了河流,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河流深深地透进沈从文的血液,滋养着他的思想和性情。沈从文实际上是以心灵和精神来与河流沟通,在河流的滋养中, 沈从文逐渐形成了对生命的领悟:“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 却是信仰生命”。同样,萧红与她的“呼兰河”、孙犁与他的“荷花淀”、刘绍棠与他的“运河两岸”、韩少功与他的“山南水北”都会有那么些的情真真意切切河流元素……这些作家的河流应先在心里,后流淌在文字里,并常驻在记忆里。

  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河流给人的感觉有时是说不清、道不尽,难以用文字描述其神韵的。记得第一次到新疆喀拉斯湖,那是一个人间圣湖,也是一个安静的河流,有一种直视你甚至逼视你的圣静、洁净,在这种圣洁面前,你甚至害怕自己的呼吸会惊扰她,你坐在那儿不动,你能明显感觉得到,她能安顿你疲累的灵魂,带给你五颜六色的光亮。就如我们读到《诗经》中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会浮想到水鸟与荇菜簇拥的古老河流,以及那美丽的初恋故事。我也常会想起大学毕业后,参与上海市青浦、松江、金山、浦东、宝山等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更多地接触到大治河、川杨河、红旗塘、拦路港、太浦河、女儿泾等河流,我会努力去寻找河流的故事,寻找河流的那些古老渡口。当每次在这些河流岸边缓速行走时,我感受到了和气,见到了和谐,吹到了和风,体会到和顺,感受到大千世界是跟你有关的,如同你的感应触角不由自主地沿河流不停地伸展,甚至你可以一伸手就触摸到河流两岸生长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们会禁不住想起诗人普希金坐在涅瓦河畔,一边听着波浪翻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写着他那心中涌出的诗句“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如同昙花一现的幻影,如同纯洁的美的化身……”这是生命的人和自然的河在对话,就像两个忘年的好友,一见如故,无拘无束,陶然沉醉,乐而忘返。

  河流是送别的场所

  人情总爱相聚,人事总多离别,曲终人散、长亭送别在每个时代几乎都避免不了。而送别的最佳场所往往可选择在河流的渡口。我深信,流水虽不语,但能解人达意,他们从水边出发,沿河而行,多情人在岸上挥手送别,将满怀心绪抛洒在水中。这场景在简文帝的巴女曲《春江行》中有过动情地描写:“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李白也在诗中发出真切的感慨“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刘禹锡更是借河水之流动抒发自己与友人的别离之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然而,离别又是苦涩的。离别后,天各一方,何日君再来,何时再相见?也可能人生一别,就难再相见,是生离,是死别。白居易留别佛光和尚有诗为证“劳师送我下山行,此别何人识此情。我已七旬师九十,当知后会在他生”。好一个“后会在他生”,点出人生的无奈和悲情。郑古在淮上与友人别时的愁绝一叹“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杜甫在思念李白时的心情潸然欲泪“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读来都是那么让人心碎,情不能抑。词人善感更重情,也真懂得送别的情愁。尤其是“奉旨填词”的柳永,常常羁旅天涯,更多地品尝了许多离别的痛楚和思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外?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一首唯美的词,直渗心灵的词,今宵酒醒何外,不用说,一定是河流岸边,依依杨柳随风起摇,那一刻,也一定是晓风残月。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别离,也有此人彼人的送别。而最典型最有代表最能感动人的有三类送别,我称之为英雄之别,友情之别和爱情之别。英雄之别当属荆轲刺秦王之行的易水之别。荆轲此行,背负着报国的重任,是生与死的别离,他的朋友高渐离倾注全力为他击筑,荆轲相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初为变徵之声,后慷慨悲歌,令在场壮士无不垂泪涕泣,怒发冲冠。此别怒发冲冠,英雄豪气直冲云霄,涛涛江水奔而不回,人生无悔,一种杜鹃啼血的大悲切久久地回荡在天地人间。

  友情之别当属汪伦送李白时江边踏歌和李白《赠汪伦》之诗,是那样的光彩夺目,名扬天下,绝唱千古。桃花潭附近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李白,让他流连忘返。临近的太平湖翡翠晶莹,又与黄山、九华山山水依连,相互映发。顺着80公里长的太平湖走下来,在山和水的“明镜”里穿行一次,就可来到桃花潭。笔者大学实践时,曾有幸游得当年的桃花潭,即今安徽泾县桃花潭镇太平湖,现已变城一个大水库和水电站,造福于当地人民。可以想像,当时李白登舟离别之时,回头看到岸边的汪伦领着一群人,手挽手,一边唱送行歌,一边用脚踩出节拍,传递着狂热浓烈的离情,这一切,超出了李白的想像,也感动着李白,迅速在他心中催生了那首美丽而且动人、感人的诗句“桃花河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爱情之别当属凤凰山下的西湖边,梁山伯送祝英台,一个是兄弟的情真,一个是女儿的情长。人类,爱情总是要进行下去的,有相会,就会有别离。这个发生在东晋时候的传说,尤其是梁祝化蝶的奇情异想,将人间的爱情升华到自由的纯美境界。第一次听外婆讲这个故事时,我就一直在追问,在纠结,即便是现在,也有挥之不去的遗憾。梁祝十八里相送之路,经过凤凰山。古称此山“两翅轩翥,左薄湖浒,右掠江滨,形若飞凤”,为吴越宫殿和南宋九里皇城所在的繁华地。凤凰山的水,清新多韵,恰如苏东坡《江城子》所言:“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山水不语,但会记录十八里相送的深情厚谊,会看着一对有情有趣的人物在无限风光中穿行,在跫音空洞的流逝中依然鲜活,依然美好,依然盈盈如波。

  河流是文化的剪影

  黄河诞生了华夏文明,尼罗河诞生了埃及文明。从《诗经》、《左传》、《国语》、《淮南子》、《管子度地篇》到《韩非子》、《史记》、《汉书》、《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三吴水利录》、《孙子兵法》等名著名作,可见之水文化姿彩横溢,光耀史册。由于河流与人类休戚与共,河流由古至今早已成为文化之河。在我心中,河流总人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一种精神的力量,因为河流融通一种暖文化。正如我的家乡,鄂西北的长阳县,在美丽的清江河边,生活着远古巴人的后代,土家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顺应自然的安排,也顺从自然的决定,一条八百里的清江河沉默不息地流动,既衬托着土家人生命的韧劲和力量,也见证着土家人的悲喜交加,生离死别。在土家人心中,河流就成了自然的缩影,是美好远方的向征,透过这一派清波的映衬,通过一连串人事的变幻,折射出自然的“常”与“变”,折射出自然的“定”与“动”等规律。依山傍水的土家人不管天变地变,依照往常一样自然地生,自然地死,顺应自然给予的一切安排,把日子一天天地有滋有味地过下去。

  河流对城市来说,也功不可抹,许多城市的诞生都是因水而生,因河流而成长、而美丽。很多城市依附河流而取名,城市的名字都透出浓厚的水文化,可以说,河流是城市发展之源,营造了城市一种慈祥、热诚、仁厚、道义和爱,河道与爱恋、仁慈为伍,跟宽厚、善良做伴。河流带给城市一种品德。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我想,“上善若水”应该作为每座城市的品德和城市人的精神。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狗记八百里,猫认三千途,老马识归道,狐死必首丘,面对千万年形成的滋养代代人的生命之河,应该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想,以河为善,对河感恩,河存人存,河亡人亡。让人与河流相依、人与河流相亲。只要生命一息常存,爱河护河之路就应不断延伸。如果一条河流是单薄的,你要去丰富,而不是嘲笑;如果一条河流是污臭的,你要去正视,而不是逃避;如果一条河流是落后的,你要去发展,而不是抛弃。

  河流还是一种“和”的文化,从中透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管子云:“五音不同声而能调,五味不同物而能和”;孔子云:“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河流在地球上能绵延几千年,这座民族大厦能屹立不倒,成为文明古国,不就是靠着这个哲学支撑着吗?上海、武汉、广州、重庆等涉水城市,在做足水文章同时,也在努力将“和谐之都”和“智慧之城”融会在一体。如苏州河、黄浦江,上海人民的母亲河,也正以日新月异的新面貌护卫这座城市,以绝无仅有的温和柔美让这个都市更流光溢彩,更精彩纷呈。这种美,可借用费孝通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过一句十六字箴言来表达,他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河流就是无数个水分子的大同结晶,是无数个水分子不分彼此、团结一心的结盟,河流呈现世人最终天下大同的之美即万折必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可以看到河流中潜埋的文化精髓,河流中渗透的文化底蕴,河流中折射平凡人生里的悲欢离合,河流让我们理性地思考这片水土这方人民的生命形式和生存方式。我们应该从这个金钱物欲裹挟的世界里勇敢破茧而出,让自由的心智随河流飘逸,从容不迫拥有“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的恬淡之境。

  河流是未来之梦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基;河流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子,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天下河流又是丰富多彩,命运迥异的。对于河流的认知,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人与河相依相争的博弈,也贯穿了从我们人类出现直至今天的全部历史。甚至在人类社会发达到可以主宰万物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与河流的关系始终是我们同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联系。由于人类社会长期过度开发利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河流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河流伦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关键。

  鲁迅先生说,“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血液是特殊的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可持续的河流,哪有可持续的未来?人类的文明诞生在大河两岸,苏美尔人的崛起就是因为找到了与水和谐相处的方式;但是,苏美尔文明的消亡,也正是由于对水的利用过度。两百多年以前,人类发明了蒸汽机——一种利用水循环的机器,它推动着我们到达了今天的文明程度:我们生活在地球历史中最美好的时期,但是我们是不是忘记了水可以诞生文明,也可以毁灭文明?

  面对水,如果我们不能够找到新的文明方式,我们还能在地球上走多远?

  河流是宽容的,因为这种宽容才产生了生命,也因为这种宽容,它容纳了这个世界所有肮脏的东西。几千年前,秦始皇靠修建了郑国渠和灵渠,调配水资源,完成了一统中国的大业。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宛如一座治水哲学的丰碑,给世人留下可贵的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至今仍是水利工程的杰作,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但是,到了现代,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利益驱动、制度缺失、道德沦丧,对比农耕文明,对比泰晤士河的治理,让中国的江河重新变清任重而道远。

  河流哺育了人类社会和所有文明,河流也在用自己的兴衰历程呼唤着人类反哺的自觉意识。当我们在重点解决洪涝灾害、水质污染、泥沙淤积、水量匮乏的时候,当我们在全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源节流并重、兴利除害结合、防洪抗旱并举的时候,一定要牢记:河流的兴衰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没有了河流的健康生命,人类也将失去未来。人类在水的抚慰中又为水伤痕累累,饱尝水患之苦。水,成了高悬于人类头顶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掉下来,将给人类以致命的打击。但愿晨钟暮鼓能唤醒人间名利客,经声佛号能惊回宦海梦迷人,让大家深知,我们祖辈居住过这片黄天厚土能重现澄明清亮的河流,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千秋万代福祉。

  管子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五害之属,水为最大”。“除五害,以水为始。”幸运的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水的重要性,都把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国之命脉工程,都通过工程、法律等措施大力保护它。在二十一世纪,人们对河流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治水长久大计,相信不远的未来,河流会越来越安详,越来越洁净,越来越美丽,让人类的生活充满诗意,天涯牵手、物阜通流、桑梓丰饶、心智拓展……我以为,我们应当在致力于河流与社会的思辩中,如何善待河流这个人类朝夕相处的“朋友”,要不断地汲古鉴今,继承扬芬,再创神功。只有这样,才能揽江河豪情,颂碧水情怀,让河流与水文化建设的鲜花开放得更加灿烂辉煌。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河流,凝聚着无数先人的共同命运和心理体验,千古不灭,不灭千古。“江河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我们要像河流那样平常,勇往直前,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去福泽人类,去“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或联系作者本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1月21日

欧阳田军


  相关新闻:
碧水清波靓宝山
亚洲最大污水污泥处理工程在上海投运
浦东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构建现代水利新体系
“十一五”浦东城乡水利建设惠及百姓
江海之门长虹飞架 城市坐标雄姿英发
上海市水务(海洋)局首次举办微博知识培训
为推动水务海洋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供水行业召开服务社会兑现承诺研讨交流会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