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绿色朝阳——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系列报道之二

2012-08-20

  7月流火,热浪袭人。记者行走在辽宁西部朝阳市广袤的土地上,一股浓郁的绿色气息扑面而来,山脉逶迤、丘陵连绵,;河水清清,林木葱茏,蜿蜒不尽;座座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一幅幅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绚丽画卷在辽西走廊舒展开来,令人心驰向往。

  “三燕古都”龙城——朝阳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辖五县(市)两区,总人口360万。是我国东北漫岗丘陵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区域,不仅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林果和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该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的生态屏障,特别是阻止科尔沁沙漠南侵,保护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该地区一直被国家和辽宁省政府列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之一。

  山怎么治?树怎么栽?已成为朝阳水利水保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依靠科技实现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历史转变——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答案。

  1996年以来,市水土保持局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建管水平,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兴业计划,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开展多项新技术课题研究和推广工作,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先后合作开展了“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研究”“大凌河流域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辽西农牧交错区脆弱生态恢复与资源开发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课题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朝阳市水土保持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丁福俊撰写的《朝阳市水土保持技术》一书,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原理等科学问题,以及坡耕地治理工程技术、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与窑窖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荒山阶式截水育林水平槽工程技术、大凌河流域生态产业型综合治理技术等多种水土保持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对我国东北漫岗丘陵水土流失类型的生态建设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直接指导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朝阳市先后探索出小流域综合治理金字塔模式、荒坡高效水平槽治理模式、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和水平梯田果树台田标准化建设模式以及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开发等,这些科学技术和成果应用于生产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走出朝阳市区,我们来到了东大道、骆驼山两大科技示范园区。同行的市水土保持局局长丁福俊介绍,1998年,我们先后建起两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园区突出生态建设、产业开发、科研实验、示范教育等功能。并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开发同步实施,运用已开发的先进技术及科学治理模式对园区实施治理开发。同时,在园区开展了不同措施、立地条件下的径流观测试验、坡耕地化学防治对比试验、植被盖度监测、不同生物措施丰产技术对比试验等,真正起到了向社会示范、引导和传播的作用。

  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2011年10年间,朝阳市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三个大市”建设突飞猛进,颇具规模。这些发展成果是多方面的,水土保持无疑立下了汗马功劳。

  地处朝阳市最北部山区的北票市北四家乡三道梁小流域是90年代初治理的,走进小流域,如入绿色的海洋,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山上树木成片,高耸云天,进山的道路全被茂盛的灌草覆盖。

  北票市水保局局长刘长海说,“今年7月11日,北票日降雨量119毫米,山上的水平槽全部就地拦蓄,雨水没下山。”

  记者看到满山的水平槽,形成座座“小水库”,筑起道道“拦水坝”。雨水下山,必须经过树冠和冠下的植被、水平槽工程、沟谷塘坝“三道关”,形成一缓再缓,一蓄再蓄,一拦再拦的多道防线,对防洪减灾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是朝阳独创的环山等高、保水积土、造林种草,工程与植物密切结合的治理荒坡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910万亩。

  高标准的水土保持工程,不仅有效拦蓄地表径流,也提高了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治理区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有关资料表明,2011年,朝阳市治理区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3788吨降至每年每平方公里1550吨,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15.2%提高到现在的40%。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片片绿洲,多年不见的山鸡、狍子和狼等许多野生动物又开始在治理区流域繁衍生息。

  不仅如此,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也明显改善,将“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为发展高产、高值、优质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市累计兴修水平梯田169万亩,成为全市粮食增产保收的基本农田。全市近二年来粮食总产年均达到26亿公斤。经济林果、蔬菜、烤烟、制种、畜牧养殖等“五大开发”商品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两杏一枣一果”为主的干鲜果生产基地发展迅速,面积达220万亩,为全市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1年,治理区流域人均纯收入达到7840元,比治理前提高2.9倍。一大批文明、富裕、秀美的新山村开始崛起,如今百姓生活,像山丘上的格桑花一样美。

  双塔区长宝营子乡骆驼山村,10年前是一个较为荒凉贫困的小山村,近年来该村在国家、省水利部门支持下,大力实施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按照水利水保部门为其制定的“水保生态建设奠基,开发特色梨果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开展科技兴农示范”的发展战略。经过连年治理,骆驼山变成了泉水潺潺、绿树叠翠的旅游胜地。全村人均梨树200株,仅此一项年人均收入6500元。更令人可喜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旅游业日渐红火,高峰时日游客达2万多人,旅游业成为骆驼山又一支柱产业。

  看农村,山上山下,绿色如画。看城区,以大水利、大水保理念进行治理开发的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一新。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沿河两岸绿树葱茏,鲜花盛开;大型橡胶坝、双弧形大桥和斜拉式大桥横跨东西,气势非凡;平坦的十里滨河景观大道,蜿蜒远去……这一切,使朝阳市环境大大改善。大凌河开始引领“一市一县两区”优势向沿河集中、项目向沿河聚集、开放向沿河突破,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一个崭新的朝阳市将崛起于大凌河湾畔,成为21世纪大凌河上最大最美的亮点。  

  夕阳西下,夜色渐浓。记者徜徉大凌河岸边,市民们在河上荡舟、观景和娱乐,愉悦动听的《吉祥》歌曲传来:我要为你歌唱,为你歌唱。唱出美好的吉祥,美好的吉祥。迎着明天的朝阳,明天的朝阳,走向灿烂辉煌,灿烂辉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8月20日                   

司印居 郭纯


  相关新闻:
和谐朝阳——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系列报道之三
辽宁要求保障灾后饮用水安全 防止疫病流行
辽宁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工作
辽宁省抗御入汛以来最强暴雨洪水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
辽宁:严阵以待防御第10号台风“达维”
辽宁严阵以待防御第10号台风“达维”
2012年辽宁环保世纪行启动
辽宁各地各部门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