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新绿爬上了赣江源——江西赣县水土保持工作透视

2015-01-21

  □本报记者 孙礼

  赣县,“千里赣江第一县”,红色土地,丘陵地区,丹霞地貌,水土流失治理十六年如一日。目前已治理小流域37条,连片3.1万公顷赤地披绿。

  近期,水利部把赣县所在的赣州市确定为全国水土保持改革第一区,水利部部长陈雷深入实地考察,关注当地水土保持建设进程。赣县在水土保持改革中,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提升,在即将到来的春天里,赣江源头,又将一片绿色。

  还魂草、竹节沟
  探寻科技启示

  记者近日来到赣县三溪乡,攀上褐红的山头眺望,正惊讶于山下一望无际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时,乡长从石缝里拔出一棵枯萎的草说:“这叫还魂草,眼下干旱,它不再是绿色,但是五年十年它绝不死,一旦遇水,就变绿了,这就是赣县水土保持精神。”据了解,“还魂草”的奇特之处就是它极耐干旱。它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荒石坡上,生时,枝叶舒展翠绿可人,“死”了,枝叶蜷曲抱团,失去绿色,而一旦遇水必会重生。

  赣县的山,植被遭“战火和刀斧”焚烧砍伐的洗劫后,曾赤红一片,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现象随处可见。山留不住土和水,越流越秃。然而,绿色“死”了,根还在。首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在赣县上马后,赣县从“还魂草”得到启示,开始走“治水—留土—还绿”之路,围绕“土不出沟、水不下山”开展大规模治理。起初,在山上开挖环山沟,切断径流,拦截泥沙。但是,雨水一大,沟承受不住,到处溃决,反而加剧水土流失。赣县深入钻研,找到了“竹节沟”这个治理南方水土流失的好办法。所谓“竹节沟”,就是把原山坡上沿等高线顺自然地势开挖的环山沟,改为一节节约1米长的短沟,长沟之间留有横隔,像竹节一样。这看似简单的改进,却大大减轻了水的压力,大雨期间沟再也不会溃决。久而久之,沟里的淤积土和腐殖质变厚变黑,长出青苔,绿色再显。

  科技无止境,赣县在“竹节沟”上步步改进,先是在沟边种草,继而种灌木、乔木,最后干脆把植物种到沟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沟里的土淤积满了,植被也恢复了,整座山也变绿了。这些植被不再是原生的“还魂草”,而是枫香、木荷、湿地松等等,植物绿得更浓、更久、更美,水流得更缓、更长、更洁净了。

  随后,“竹节沟”技术迅速推广全省。很多水土保持学者开始深入研究,认为“竹节沟”累计蓄水效果不亚于修水库,而且更省、更安全、更生态。

  黄脐橙、白茶花
  创新生态模式

  如今,赣县的秋季,漫山遍野挂满金黄的脐橙;赣县冬季,山沟山梁盛开洁白茶花。四季如春折射出赣县水土保持从简单“还绿”到“致富求美”。

  枧田小流域堪称金色果园和美丽花园。2013年,这里已有柑橘园5000亩,油茶园1500亩,百果园1000亩,百花园500亩,成为该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花果飘香,水保先行”,小流域里,山、水、田、林、路统一得到规划整治,山顶“戴帽”植树,山腰升级种果,山窝挖塘养鱼,平地建栏养猪,生态循环模式得以形成。“前埂后沟、梯壁植草”,“三沟(截水沟、引水沟、排灌沟)—二池(蓄水池、沉沙池)—一塘”形成的微型水利系统与水、土、肥“三保”构成更稳定的生态系统。

  南塘镇金溪油茶基地把荒山荒沟变成了金山银沟,基地规模2000余亩,年产值可达320万元。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周边的农民变成了茶农,6户农民共种植油茶万亩以上,100余名乡亲在此务工,每人务工收入2000元以上。基地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租赁、入股、合作经营方式,鼓励农户参与,让当地百姓受惠,使小流域变为农村“热土”“福祉”。如今油茶基地不仅有了经济价值,还有了观赏价值,基地升级为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

  种植脐橙、油茶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很快得到推广并示范全县。赣县年产几万吨的脐橙、十几个千亩基地、27万亩油茶,均遵循统一的水土保持规划,赣县支柱产业取得“还绿、致富、求美”三赢。

  三张图、一张表
  规划有章可循

  小小赣县水土保持局,靠什么创造如此业绩?从技术员成长起来的邱欣珍副局长说:“靠法定的‘三张图和一张表’。”三张图,指水土保持规划图、水土流失现状图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一张表,指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2013年,赣县水土流失现状图上,赤红的882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旧是块“伤疤”,让赣县不敢懈怠。赣县水土保持规划图,是政府、企业和开发户动土的“守则”和“指南”,开发治理一律遵照规划图。水土保持专家成为县里“座上宾”,被请上门,请到现场,当指导,当老师。治理户的户主说:“动一山一水,都有水土保持局管着,开一沟一坎,都要水土保持技术员教着。”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上,标着水土保持业绩: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05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总量减少了134万吨,森林覆盖率上升到75%,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20%;还标着任务:2013—2017年,3个乡镇的10条小流域,需再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当这张蓝图上的图标变绿,有了工程标志,图就将变成竣工图、业绩图。

  一手治理,一手保护。当地小型开发建设项目多,既要简政放权,又要严格管理,一张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管护了赣县江山。动工前,需上门调研登记宣传,管理双方的权利义务、目标任务也一目了然。5年来,这张表一共填了42份,查处违法案件25起,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资金1260万元,建设了一大批水土保持“三同时”工程。

  从最初“竹节沟”的科技指引,到生态循环模式的不断创新,再到贯穿水土保持改革全过程的三图一表,赣县乘风破浪,稳中有进,探索出极具特色的水土保持改革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1月21日

孙礼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江西水务赣东北区域管理中心在景德镇成立
金溪县投入760万奖补资金助力水利冬修
江西景德镇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持续加快推进
2014年度江苏水利十大新闻评选结果出炉
遂川县着力办好群众期盼的事
永丰县兴建重点污染区饮水安全治理工程
永丰县配套千万元大修一般小(2)型病险水库
江西新干1388个小型水利工程领取“身份证”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