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做好水利新闻宣传工作

2015-12-16
中国水利报社工程建设专刊部主任    聂生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深刻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系统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重要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谋划“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作为水利新闻宣传战线的一名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要做到自觉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先学先领会,把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牢记在脑海中,才能把水利工作放在国家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发现、总结出有利于水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博大精深,这里粗浅地谈一谈学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一些体会。

  创新,放在之首,并且放在发展的核心。创新是民族之魂。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走极端道路不行。因为,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要实现质的突破,必须要靠创新来引领发展,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行。以创新来引领,这是新常态的要求,是实现突破的要求。创新应贯穿一切工作。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全会对“创新”的强调,凸显了“创新”的牵引作用,“创新”也将贯穿“十三五”整个时期和各个领域。强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说明未来的创新不是简单的科技创新,而是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全面创新。

  协调,协调就是个有机体,就是解决一个最大效益的问题。协调发展,就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支撑带”,促进区域内省份明晰功能定位,加快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实施东北振兴政策,摆脱增长率垫底的局面;加快新疆、西藏等经济底子薄、具有战略意义的边疆区域发展,增强经济的发展后劲。

  绿色,就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就是宜居,就是提高生活品质,力推绿色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整套思路在“十三五”中必将落到行动中,中国已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

  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取得经验的体现、着眼点,只有坚持开放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快、上得更高。中国要走向大国,大国不开放是不行的,闭关锁国不会成功。所以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中国工业能力输往海外是大势所趋,既可消化过剩产能,又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多方面任务。

  共享,就是让全民享受发展中的红利。唯有共享,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让人民感觉到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此,中央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缩小收入差距,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五大理念”就是解决怎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把这个本质搞清,发展就不会走偏,“五大理念”就会紧紧落到实处。

  “十三五”时期,是承接第一个百年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切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补短板、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促发展、惠民生,着力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一是遵循五大理念,科学谋划水利“十三五”蓝图。二是实施双控行动,切实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三是统筹当前长远,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水利发展内生动力。

  作为一名水利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学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质,了解国家发展的宏观形势,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水利部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明白哪些典型、经验是有价值、代表性的。只有这样,水利新闻报道才能抓住重点、要点,才能在纷杂的事件中摸准水利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使水利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为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好务。

  对于报道工程建设管理与水生态建设的部门,在2016年,首先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全力以赴报道好新开工项目和在建工程的重大进展,报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好经验,报道好各地多元化融资促进工程建设的好做法;其次是抓住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入验收的机遇,大力宣传报道各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为推进水生态建设鼓劲。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浙江三门:绿化河岸 打造生态景观带.jpg
江西浮梁县大举整修河道.jpg
上海青浦请走河边“企业”还水景于民.jpg
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