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推进水务改革发展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访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

  兔年刚刚过去,龙年腾跃而来。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刚刚束后,记者就今年北京市水务改革创新以及工作目标任务等,采访了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

  记者:在中国水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1年,北京市水务建设取得哪些突出成绩?

  程静:2011年,北京市水务系统深入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强调的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审视水问题,切实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把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切实把水务工作抓紧抓好的指示精神,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水务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水务建设运行取得新成果,水务社会管理取得新进展,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同比增长20%;全市总用水量控制在36亿立方米的计划以内,万元GDP耗水量继续下降,超额完成下降4%的目标,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再生水利用量7亿立方米。

  记者: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北京水务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程静:今年,北京水务将以全面推进水务改革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城市水务安全运行为中心,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以实现北京水务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建设“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不断提升水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

  具体目标是:全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耗水量降低3%,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3%,再生水利用量达7.5亿立方米。

  记者:今年北京市水务建设的任务有哪些?

  程静:主要有三大方面13项任务:

  第一,全面推进水务改革发展。一是深入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把落实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关键措施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要求,抓紧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二是抓紧出台水务投入政策。重点出台“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水务建设资金实施办法”“北京市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实施细则”“北京市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三是进一步深化水务管理机构改革。力争年内成立首都水资源协调委员会;深化市属水务事业单位改革,突出公益性管理职能;积极开展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试点工作。

  第二,加快水务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好项目前期、投资落实、工程进度,力争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重大水务工程,实现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一是加强水资源配置和保护。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市内配套等工程。继续实施重要地表水源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34条。二是加强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第十水厂、郭公庄水厂等供水工程,完成第三水厂地表水应急改造等工程。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三是加强水务绿化。按照“一渠、一线、三河、多条滨水绿带”的总体布局,加大河道滩地及堤外保护和管理范围内绿化力度。四是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及水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五是加强安全度汛工作。实施防汛应急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三环路重点积水桥区18座雨水泵站改造;完成马草河(三期)综合治理等工程,完成门头沟、延庆、昌平、平谷四区县泥石流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六是加强节水与雨洪利用。

  第三,进一步加强水务运行管理。规范水务设施运行管理,强化水务社会化管理,加强管理基础工作,满足城乡发展对供水、排水、水环境、安全度汛的基本需求,不断提升水务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记者:面对今年诸多建设任务,如何创新发展首都水务事业?

  程静:今年工作要力争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立足水资源禀赋条件,应对水资源短缺形势,重点要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务绿化和永定河生态治理等水务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在强化部门联动、推进水务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实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推进、服务基层、监督检查等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三是在服务民生上取得新突破。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水务提出的新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新建议和市民的新期待,对具体意见要求,努力做到件件落实,看到实效。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2月10日

俞亚平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