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水秀库区“生态画廊”
——中线源头丹江口市库区生态建设与保护见闻

2013-07-12

丹江口水源地

丁家营镇饶祖村的蔬菜大棚

飞舞的白鹭

幽静娟秀的浪河镇银梦湖景色宜人

在江岸草坪上戏耍

  中国水利网站 李志杰 报道

  茂密的山林,翠绿的松柏,数千只野生白鹭翩跹飞舞。这是记者近日在丹江口市丁家营镇饶祖铺村董家老湾白鹭栖息地抓拍到的令人震撼的场景。

  湖北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该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高达50.54%,为众多野生动物营造了一个繁衍栖息的乐园。

  白鹭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鸟类,享有“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环保鸟”的美誉。据了解,目前有近万只白鹭“落户”饶祖铺村董家老湾白鹭栖息地。丹江口水库水丰草茂,虾满鱼肥,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水生态环境成为白鹭青睐的“风水宝地”。

  丹江口市委书记孙咏平说:“丁家营镇政府在白鹭栖息的山林前矗立了《保护白鹭公约》宣传牌,村民也自发组织起来保护白鹭栖息地。”

  丁家营镇饶祖铺是个移民村,这里4排59户崭新的移民房屋排列有序,白墙黛瓦,房前屋后花坛环绕,垃圾池和排水渠整齐划一,新栽的树木生机盎然,整个移民新村在青山绿树掩映中格外醒目。

  在移民新村一角,一片盛开的美人蕉格外惹眼。移民侯宽心说:“这个小花园就是人工湿地,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从进水口流进去,最后出来的水就变清了,无色无味还可以浇灌菜地。”

  “全市有47个移民安置点建有这样的污水末端处理系统,污水通过管网集中到这里,经厌氧发酵被植物吸收利用,然后变成清水排入汉江,进而实现农村雨污分流和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丹江口市环保局局长蔡光耀说。

  紧挨着移民新村的是1000亩蔬菜基地,一座座白色大棚伸向远方,蔚为壮观。走进大棚,瓜果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青翠欲滴的黄瓜、鲜红的番茄格外惹眼。镇党委书记张吉来说:“我们引导移民和当地农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共建设生态种植养殖基地5000多亩,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庄严承诺。”

  山水林资源是丹江口市最大的财富。沿汉十公路往丹江口城区行驶,映入眼帘的是路边大片大片的柑橘园、核桃园、茶园,还有中药材、烟叶、油茶等农业产业基地。依托丹江口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优势,该市大力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和百里生态农业走廊建设,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市已发展柑橘30万亩、核桃4.2万亩、油茶3万亩、中药材5.4万亩、有机茶园2万亩。

  丹江口市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是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她承包800亩荒山种植核桃,研究果园养鸡,运用沼气池技术,带头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庭院经济。她还致力倡导“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保护库区水质”。

  走进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浪河镇西的银梦湖生态景区,这里风景秀丽,山林幽静,是八百里武当山下一条山环水绕的天然画廊。

  银梦湖即浪河水库,总库容3840万立方米,有近3000亩的养殖水面。浪河镇政府正在着力打造“一河两岸”景观带,通往银梦湖3公里的水毁路已焕然一新,投资800多万元建造的仿古生态农庄分外亮丽。

  冒着轻柔的细雨,记者登上已经加高到位的丹江口大坝。站在坝顶俯瞰:两岸山丘披绿挂翠逶迤起伏,“一江两岸”景观带绿树成荫,沧浪洲湿地公园芳草如茵,江滩上一排排新栽的桂花、湿地松、银杏等景观树,株株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城市绿环水绕,尽展滨江城市魅力。

  丹江口市住建局局长史海钧表示:“我们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绿化活动,把‘一江两岸’与丹江口大坝作为有机整体进行景观设计,争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从坝顶遥望右岸新城,高楼林立,工厂遍地,好一派沸腾的热土!丹江口市经信局局长陈德祥说:“我们正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转型发展的国家命题,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绿色工业,建设生态文明。投资1.6亿元的润京水业公司正在加紧装配生产线,年可生产天然饮用水20万吨,这是丹江口市引进的第4家水资源加工利用企业。”

  “丹江口市将高举‘中国水都’的发展大旗,突出生态建设的核心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家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突出旅游产业的优势地位,依托‘武当山、源头水’两张世界级旅游名牌,推进山水一体全域景区化建设,创建丹江口库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努力建设山水文化旅游示范区,努力实现绿色崛起、绿色跨越。”孙咏平踌躇满志地说。

  丹江口源头之行,记者看到了一个生态的丹江口市,一个绿色的丹江口市。一座宜居宜业宜旅游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正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快速崛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7月12日

        
李志杰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