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黄委召开2013年委务会议
 
分享到:
2013-08-01
 

  中国水利网站8月1日讯 7月30日上午,黄委召开2013年委务会议,委领导结合各自分管工作,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和要求。黄委领导陈小江、徐乘、廖义伟、苏茂林、郭国顺、李春安、薛松贵、赵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小江说,让黄河岁岁安澜,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不仅需要治黄工作者薪火传承、接力奋斗,而且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实。在年初全河工作会议上,黄委党组从十个方面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全河上下的不懈努力,目前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总体情况良好。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总结评估上半年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他着重就黄河水沙情势变化、下游滩区治理、跨流域调水前期工作、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陈小江强调,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推进治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治黄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一要牢固树立治河为民的价值理念。要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把以人为本、治河为民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中,使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把治河为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实践要求,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切实打牢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的思想基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要不断完善治河为民的思路举措。在防汛减灾上,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完善防洪减淤工程和非工程体系,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在提供水资源支撑上,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先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积极推进跨区域水权转让,加快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引江济渭入黄等跨流域调水的前期工作。在黄河下游河道治理上,要统筹防洪保安与滩区发展,完建标准化堤防,落实滩区运用财政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深入研究河道优化改造和滩区治理方案,把改善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水土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改善上,要加快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建设,搞好坡耕地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流域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的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净、河畅、岸绿的美好家园。在服务地方水利建设上,要加强对流域(片)病险水库、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水利工程的技术审核和建设质量、安全督导,扎实做好水利援疆、援藏工作,努力构建治河为民、治河惠民的发展格局。

  三要着力形成治河为民的正确用人导向。要紧密联系治黄干部队伍实际,牢牢把握“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坚持重德才、重基层、重作风、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在干部培训时把群众路线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在干部考核中把群众评价作为重要标准,在干部选用中把群众公认作为重要依据,真正让那些对群众有感情、得到群众衷心拥护的干部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

  四要努力构建治河为民的长效机制。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实践,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针对“四风”问题立规矩、建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作风不正、不实、不廉的问题,使制度真正成为黄委系统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硬约束,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陈小江特别强调,当前,黄河已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防止侥幸麻痹和松劲厌战情绪,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对各项工作再检查、再落实。主要负责人作为防汛第一责任人,要坚守岗位,水文部门要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变化,河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巡堤查险责任制,关键时期要加派人手,加密巡查频次,特别是险工险段要安排专人值守,发生险情后,领导要靠前指挥,全力抢护,抢早抢小,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和工程安全。

  黄委副总工程师李文家、翟家瑞、吴宾格、刘晓燕,机关各部门、委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8月1日

蒲飞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聚法治之力,绘幸福黄河画卷
唯有清廉能致远
突破应用瓶颈 精准监测泥沙
开学第一课 传出阵阵“爱水”声
河南濮阳县南小堤闸管所全面检修涵闸迎秋汛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