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巡堤小记
 
分享到:
2013-07-29
 

  中国水利网站通讯员毛明辉7月29日报道: 每年的“七下八上”是黄河的主汛期,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高达38摄氏度的闷热天气,让人喘不过气来。张宗勇和他的同事冒着酷暑,像往常一样在黄河边巡堤查险,一步接一步,一个坝头接一个坝头,行走在黄河防洪工程上。

  张宗勇是东平黄河河务局出湖闸管理所的堤防养护职工,自从进入汛期以来,按照管理段划分好的责任段守堤,回家的次数屈数可数。他说,现在堤段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脱不开身。如今降雨频繁,水流量增大,堤防发生险情的系数也随之增大,他所在的段所,除了一人在单位值班外,其余全部吃住在堤防上,这样便于发生险情及时处置,但也就不能回家了。

  在姜沟控导中段,张宗勇停了下来,他随手拿起一块石头投到河里,听到“咚”的声响后,溅起一片水花,他脸上绷紧的神经舒展开了。“这个坝头属于顶冲坝,遇到稍大些的水就会出现根石走石,前几天坝裆刚进行了根石加固,按以往的经验判断现在很安全。”说完,他继续朝前走。

  在巡堤的过程中,张宗勇不止一次的提醒笔者注意安全,他说,刚下过雨,地面湿滑,越是看着光平的地面,越要小心。特别是晚上,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救生衣、手电筒、防滑鞋,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坝坡是陡的,“注意工程安全的同时,人身安全也是很重要的,现在社会上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都是因马虎大意造成的。”张宗勇感慨地说。

  “天热,喝点水吧。”张宗勇随手将随身携带的大号水杯递到笔者面前。他说,像这样的水杯,巡查一个来回差不多喝完了。他取下挂在脖子上的毛巾,在脸上、身上擦了一遍,接着使劲一拧,汗水滴滴哒哒的往下流。“天太热了,今年天气比往年要热,刚开始的时候还不习惯,晒得头晕,现在已习惯了。”他黝黑发红的脸堂写满了从容。

  在堤坝上,比体温还要高的闷热天气,或是暴雨如注的大雨天气,被张宗勇称之为巡堤的两个极限。相对而言,张宗勇认为天热比暴雨强,他回忆起前些日子冒雨抢护坝头的经历:暴雨如注,狠狠地拍打着坝坡,水流加大,导致坝内根石淘空。发生险情后,所有的职工都来了,待雨稍小一些就开始抓紧抢护,因为路面泥泞,运料车进不来,加上晚上照明不好,施工很不方便,等抢完险天也亮了,同事个个如落汤鸡,身上全溅满了泥水,还有同事因此感冒了。暴雨中的那一夜让他记忆犹新。

  白天,他们除了巡堤查险,还要修复雨后工程,填垫水沟浪窝、疏通排水沟等,按照县局下达的养护计划实施,每天都要上报,无论早晚都要完成,否则任务量越积越多。雨水勤,杂草疯长,一个月要打草三至四次,忙碌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他最牵挂远在百余公里外老家的妻儿,孩子尚小,因为河岸边信号不好,打电话,说不上几句话就掉线了。

  这时,张宗勇的手机短信响了,他看完后,轻轻皱了下眉头,“哎,天气预报上说,明天有大到暴雨,这该死的鬼天气,又要经受暴雨下的终级考验了,但愿黄河不发生险情。”

  临离开时,笔者提议给他拍张照,他连连摆手,怎么也不让拍,“哎,都晒成这样子了,还是别拍了,怪吓人的。”当笔者问他有什么心愿时,他说,说一千道一万,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下一线职工的生活,多注入些正能量,这样干工作就会更有劲。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7月29日

毛明辉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聚法治之力,绘幸福黄河画卷
唯有清廉能致远
突破应用瓶颈 精准监测泥沙
开学第一课 传出阵阵“爱水”声
河南濮阳县南小堤闸管所全面检修涵闸迎秋汛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