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浙江台州:大干快上 实现水利赶超跨越裂变发展

2018-01-30

  □通讯员 奚巧芝

  2017年,台州市水利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山海水城”战略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五水共治”为主线,以“五大百亿”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干快上、提速创优,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水利投资增幅等多项指标领跑全省,防汛防台工作再续佳绩,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利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水利事业实现赶超跨越裂变发展。在2017年度全省市县水利工作综合考核中,该市跃升至第一名,取得历史性突破,并荣获了全省水利“大禹杯”优胜单位等多项荣誉。

  紧绷防汛这根“安全弦”,防汛防台连续第12年实现“零死亡”

  防汛安全隐患全面治理。注重每道环节、每个细节,主汛期前各项防汛隐患全面整改、防汛短板全部补齐。重点开展“水上防台”问题整治,配备6000马力的大马力拖轮,对椒(灵)江“三无”船只实施“一船一策”治理,15天完成灵江上游69艘“三无”船只处理,确保了“一江两溪”行洪通畅;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搬迁治理隐患点230处。

  基层群测群防能力全面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指挥会商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所有基层防汛责任人安装使用防汛管理APP,实现防汛责任人实时定位管理,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防汛防台“七个有”、村居防汛防台“八个一”,成功承办全省防汛防台工作现场会暨应急抢险演练活动。

  防汛防台实战取得全面胜利。充分发挥基层防汛体系,主动应对,科学研判,及时预警,精心调度,组织人员梯次转移近10万人,有效应对了9号“桑卡”、18号“泰利”、20号“卡努”等台风和9.30特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避免人员伤亡事件,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水上台州”建设加快推进

  大抓战略规划谋划。坚持“高点站位、适度超前”原则,通盘考虑,系统谋划,成立由市长担任主任的台州市水治理委员会,加强“水上台州”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台州“水城”战略规划》等规划,提出市区打造“五湖四环、一廊多带”水利风景慢游体系等治理目标,绘制全市“水城”建设蓝图;谋划“五大百亿水利工程”项目库,争取了全市22个项目列入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总投资达到496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分别占全省的近1/6和1/4,为全市域构建“水上台州”做好规划支撑和项目布局。

  大抓项目前期攻坚。突破常规,实行项建、可研、初设等报告一次性招标,建立重大水利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项目联审联批,在年初各项目前期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经过10个月的努力,全市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20个重点水利项目中已有7个项目完成可研批复、2个项目完成可研审查、3个项目完成可研编制,洪家场浦强排等总投资170亿元的8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实现前期工作“两年任务、一年完成”。

  大抓工程建设提速。精准施策,全力破解土地、资金、政策处理等工程建设三大要素制约,开展重大水利工程“立功竞赛”活动,全面挂图作战、攻坚破难。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0.2亿元,比上年增长60%,投资增幅居全省第1。朱溪水库工程3个月完成协议签订2049户,移民搬迁工作“领跑”全省水库移民史;方溪水库工程125天实现移民动迁“清零”;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提前6个月实现隧洞全线贯通;水利重大工程推进相关做法获省委省政府及以上领导批示推广9人次。

  同时,牢固树立水利“百年工程、千年大计”的质量意识和“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全意识,强化源头治理,强化关口前移,狠抓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狠抓工程建设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全年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发生一起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连续第10年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人员“零死亡”,也连续10年获考核优秀。

  打赢剿劣这场“攻坚战”,水环境面貌全面改善

  用重兵。除选派3名干部全面接手市河长办日常工作外,整合局机关3个处室8名干部专门负责“河长制”“五水共治”工作,组建剿劣帮联工作小组,安排帮联人员7人与路桥区金清镇做好剿劣工作,8月初金清镇237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实现消劣,10月底五洞闸断面消劣整治通过省级验收。

  挑重担。勇于担当,完成河湖清淤1300万立方米,相当于整个“十二五”期间完成清淤方量的近一半;虽然雨水偏少近三成,保供水任务艰巨,但全年仍实施生态补水1.32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调水次数为历年来第二多,全市所有县控以上劣Ⅴ类断面实现销号、小微水体全部消劣、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提供了最有效的保障。

  出重拳。全省率先开展全市域断头河连通行动计划,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市区断头河连通的补助,市委督查室对打通断头河进展情况实行“半月一通报”制度,形成持续高压态势,强势推进,全市104条断头河连通全部完成,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确保河网水系“血液”循环畅通。

  打好河道这张“生态牌”,绿色治理成为全国典范

  建设“生态廊道”。大力开展永宁江、金清港、永安溪、始丰溪等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建设沿岸生态廊道,其中永安溪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河道建设的典范,入选浙江省“最美家乡河”和全国首届“最美家乡河”。

  开展“百河综治”。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18.86公里,通过疏浚清淤、生态修护、融水入景等水岸同治举措,美丽河流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攻克“采砂顽疾”。以铁的行动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重拳出击,高压严打,在灵江流域的非法采砂船只1个月内全部拆解;在永安溪拆除非法采砂场38家,沿溪布控视频监控点78个,回填深潭深坑700多个,目前“一江两溪”主流及大小支流河道砂石资源已实现全面禁采。

  依托信息这张“智慧网”,水利标准化管理全面升级

  建成“大数据”体系。实施“互联网+标准化”行动计划,依托“智慧水务”建设,实现标准化与智慧化在水利全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涉及包括数十万条网格信息、动态监测、水利工程、河道断面、防汛要素及视频、航拍、全景图等种类齐全和内容丰富的“大数据”,其中建成高密度雨量、水位、流量、环境等7000多个物联网站点,能敏锐感知任何一个山村、溪流、水库、河段等水雨情变化。

  实现“智慧化”管理。智慧支撑应用到防汛防台、工程管理、水资源管控等各个方面,其中开发水利工程“五化”管理平台,全市528个较大水利工程运行实行“痕迹化”管理,每个工程巡查、检查、维修、调度等事项尽在网上线上,实现实时可视、在线监管,并实现与省平台无缝互联互通。

  形成“标准化”体系。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传感器、智慧终端和水文水动力预报模型等新技术、新产品,并编制了智慧水务顶层体系、水利工程标准管护等11项规程,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智慧水务”建设标准评估体系,并被水利部采用,将制定标准在全国应用推广。

  抓牢考核这一“指挥棒”,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

  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开展了台州城市总体规划等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对519家自备水取水户实行计划用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8.37亿立方米以内,实现了用水总量稳中有降。

  严守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对所有规模以上排污口逐一排查,对65家合法入河排污口审核登记,对86个水功能区监测断面至少“一旬一测”,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

  严守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完成了23家节水型企业、5家节水型灌区、117家节水型公共机构、9个节水型小区、1个节水教育宣传基地创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通过工作有效开展,该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从全省排名第4上升到全省第2。

  盯牢招引这个“大平台”,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成为常态

  牢牢把握“让水利项目采用PPP模式、让民间投资进入水利PPP项目”为内容的水利建设“两个常态”,以市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为运作平台,根据水利特点和优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策划推介水利招商引资项目15个,通过与大型企业精准对接20多次,已形成意向项目9个,其中签约项目3个,可引进资金37亿元。与农业银行等达成200亿元授信额度,7个在建水利重大项目已获得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贷款42亿元,该市被列为全省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唯一试点市。

  用好实干这个“评分器”,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

  崇尚实干导向,将项目作为锻炼干部的练兵场、检验干部的试炼炉,以“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服务为平台,认真开展“水上擂台”“破难题、办实事”“百日攻坚”等系列活动,累计出动服务组466人次,协助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各类主要问题24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学深悟透、学以致用。认真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效防止了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强化舆论引导,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全年无涉水群体性事件发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月30日

奚巧芝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浙江:浦江县扎实做好雨雪冰冻天气农村饮水保障工作
浙江首创防汛管理APP
浙江:“千人万项”台州组开展蹲点指导服务暨深入基层走亲活动
浙江仙居:永安溪湿地公园入选省级湿地公园
浙江台州全面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浙江省水利厅陈龙赴台州开展扶贫结对活动
浙江实施七大行动 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
浙江金华浦江城乡一体化供水安全保障一期工程竣工验收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大图.jpg
大图.jpg
大图.jpg
大图:冰雪中的1.48万组数据.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