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辽宁:河川上的绿色丰碑
——辽宁省朝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2013-09-24

朝阳县台子乡横河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摄影张晓光

朝阳县台子乡李杖子小流域水平梯田工程 摄影张晓光

   中国水利网站 记者 司印居 报道

  这是一条神奇的河流——大凌河。她蜿蜒流淌,经久不息,从广阔的朝阳县土地上穿过,润泽着两岸世世代代的人们。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57万朝阳儿女用智慧和汗水,在河流山川上浇铸了一座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绿色丰碑。给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富庶与希冀,更是给后人留下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燕山湖的急迫呼唤

  “七山一水二分田,三大山脉两河川,多晴少雨春秋旱,汛期洪水还泛滥。”这段顺口溜,是对朝阳县地貌与过去的真实写照。

  大凌河,朝阳人民的母亲河。人工湖,则是朝阳人游玩娱乐的好去处。然而,人们并不知道,人工湖的生存与上游燕山湖命运息息相关。兴建于1996年的阎王鼻子水库,是朝阳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地。但是,阎王鼻子水库自建成之日起就遭受着水土流失的严重威胁。当地人都知道,阎王鼻子水库的水来自大凌河,大凌河上游在朝阳县范围有11条流域,其中对阎王鼻子水库威胁最大的是横河子流域、馒头营子流域,黄道营子流域。每逢夏季,三个流域的下山洪水如同脱缰野马裹挟着泥沙咆哮而下,滚滚注入燕山湖中。据测量,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15.6公斤,水库实际淤积量已经达到2174万立方米,比水库设计淤积量多出390万立方米。水利专家认为,大凌河上游水土流失势头如得不到及时遏止,燕山湖就要失去绿色,就连人工湖也不能幸免。

  水土流失严重的何止是燕山湖,整个朝阳县水土流失都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据统计,1992年底,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7%。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对朝阳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还造成了土壤瘠薄,耕地减少,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问题,如一把“利剑”高悬,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燕山湖在呻吟,朝阳人民在呼唤,何时才能根治水土流失“顽疾”?

  1993年,朝阳县被列入大凌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此项目涉及14个乡镇45条小流域,规划治理面积达564平方公里。

  面对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朝阳县委、县政府把水土保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政绩考核内容,全县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主要部门常年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局面。这一“抓”就是20年。朝阳县委、县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先后换了5任,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规划蓝图始终没有变,像接力赛跑那样,一届接着一届干,保证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朝阳县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坚持山、水、林、田、路统筹安排,综合治理。根据本地干旱缺水、植物成活率低的特点,大力修建鱼鳞坑、水平槽、环山截水壕等蓄水工程。在荒山荒坡治理上,实行生态修复、造林整地、保土耕作和退耕还林工程,同时修建果树台田、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以及隔坡梯田,并在田埂栽植灌木,达到了以工程促植物,以植物保工程的良好效果。对沟壑则采取谷坊、塘坝工程节节拦蓄等措施。通过科学治理,使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迈进。

老虎山展现新容颜

  在朝阳县水土保持局走廊里挂着几十幅照片,有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乌兰河硕乡草帽山流域,有台子乡横河子流域,还有贾家店农场、波罗赤镇万亩坡耕地治理和北沟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这都是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杰作。

  然而,让朝阳人自豪的当属大凌河老虎山项目。

  治理老虎山任重而艰巨。正如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朝阳县水利局女副局长姚宪改说的那样:“治理老虎山,真比武松打虎难,它关系到燕山湖的命运,关系到朝阳县水保工程的成败走向,更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税费改革后“两工”取消的新形势,朝阳县采取“重点工程、重点补助”的方式,组织施工专业队,实行机械和人力相结合,重点治理,整体推进,实现了工程又好又快发展。并积极推行“定任务、定工期、定质量、定资金、定奖惩”责任制,创全优者,实行重奖,否则,扣除工程补助费和奖金。这样既节约了大量劳力,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老虎山项目区11条小流域全部得到治理,综合治理面积1.23万公顷,占规划治理面积的123.2%。其中对燕山湖威胁最大、面积70余平方公里的横河子、馒头营子、黄道营子三个流域,通过综合治理,土壤的年侵蚀量由56.9万吨减少到8.8万吨,基本控制了项目区域的入库泥沙量,使燕山湖水重新焕发青春。

  20年奋战,20年巨变。朝阳县项目区“龙头效应”凸显。至2012年底,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万亩,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2%。

  如今,昔日的“三跑田”变成今天的“三保田”、“吨粮田”和“丰产田”,荒山丘陵变成了“千亩枣园”、“千亩杏园”等高效经济园区。据统计,201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由治理前的2838万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67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05元增加到现在的6900元,农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双管齐下效益彰显

  水土保持工程分散面广,如管理不善,极易造成工程损毁,劳民伤财。对此,朝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乡(镇)水土保持建管目标考核责任制,其目标考核总分为百分,每建管好2000亩水平梯田加十分,建管好3000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十分,均以此类推。年终由县考评办进行考核,创全优者,乡(镇)干部提拔重用,村干部上调乡镇任职,并享受事业干部待遇。否则,降职或经济处罚。目前,全县已有20多名乡(镇)干部得到提拔重用,10名村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拿到了事业编制“一卡通”。

  建管工作中,朝阳县运用农村家庭承包土地责任制的经验,加快“四荒”治理步伐。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延长土地承包期、减免承包费、优先扶持贷款、土地流转置换等优惠政策。并采取“谁开发谁经营、谁治理谁受益、谁受益谁管理”的办法,鼓励全社会投入开发“四荒”。至2012年底,全县累计出让与治理开发“四荒”71万亩,受让户数3218户。同时,每年县里下拨水保工程管护补偿费,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维护有资金,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发挥一片的效益。

  建立群众与专业管护水保工程队伍,是朝阳县在长期水保工程建设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1995年,县政府将水土保持工作站提格为副科级单位,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在此基础上,朝阳县配备了298名水利管理员,达到每村1人,工资由县财政负担。这样以来,全县形成了上下一体、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有效巩固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美丽梦想在前方,水利奋进正当时。勇于进取、不甘人后的朝阳儿女,正前行在建设朝阳水利现代化的征程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9月24日

        
司印居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辽宁:再造山河染绿千山
辽宁:奏响生态文明之歌
辽宁各地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拉开帷幕
辽宁省进一步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
辽宁省防办紧急调拨1400余万元防汛物资支援抢险救灾
国家防总工作组检查指导辽宁省抢险救灾工作
辽宁省8月中旬降雨量偏多辽、浑、太河及支流出现洪水
辽宁通报“8.16”洪水损失及抢险救灾新情况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